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07

道德和良知的底线

一个半小时,终于坚持看完了美国导演拍摄的纪录片《 Nanking 》。看完全片,忍不住流泪了。不仅为南京这座伤城所遭受的浩劫,更为那些在非常时期仍然竭尽所能保全南京最后的良知与道德的人们。 关于南京在 1937 年所遭受的灾难,以往国内的很多电影、书籍都曾浓墨重彩地涉及过。而作为西方人拍摄的纪录片,站在西方人的立场,通过他们视角和价值观来回顾这次浩劫,此片也算是一个新的尝试。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难民区维护者与侵略者之间,人道与非人道的强烈碰撞。碰撞也凸现了侵略者道德和良知的丧失。 在当时建立南京难民区的西方人中,不仅有美国传教士,还有德国纳粹商人,而主席更是一位德国纳粹分子。当如此两批有巨大认知反差的人都开始聚集在一起,思考构建难民营时,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南京,道德和良知已经早已不存在于侵略者的思考中。 在这些西方人中,很多人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特别是 Minnie Vautrin,1940 年,当她回到美国后就精神崩溃了。或许有人有这样的经历,在积聚许多压力的状态下做事,当任务一完成,常常都会大病一场。而对于 Minnie Vautrin,虽然尽全力地拯救难民区的女性,但仍然难以保全所有人。在如此的压力下,最终于离开南京后陷于崩溃。她身上所负担的担子,是没有人能够想象的。在她最后的遗言中,她深深陷入无法保全所有人的自责中。而相对比,侵略者们却在不断地否认着自己的罪行,怪责于别人的“嫁祸”。 看着豆瓣上对此此片的评论,不乏一些质疑此片“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声音。以往的我,或许也会有此类的顾虑。但是,在澳洲呆久了之后,在不知不觉中,似乎开始逐步接受这一套价值体系。被西方世界给“腐化”了呢。

老弱病残与发达程度

刚刚把所有的四门课程考完,于是又开始装深沉…… 用什么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呢?如果是经济方面,我们会去考虑各种数字指标;如果是素质方面,我们或许会参考国民教育程度。此外还有什么能比照的呢?我或许会去参考路上老弱病残的数量——当然前提是一个和平发展的国家;没有战争、灾害等特殊情况影响的国家——学计算机的结果,每一步都要假设一个前提条件。 和好几个同学交流过,有同在澳洲的,也有在北欧的。交换路上见闻,都觉得这些发达国家,显著特点便是路上能见到很多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 刚开始,我认为这是因为这些高福利的国家吸引了很多人到这里养老养病……但问题是,大家虽然愿意去福利好的国家养老,而那些国家的移民局肯定不愿意给他们发放移民签证。自然而然的结论——在他们的土地上一直生活着这样的一群人,正像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一群人。只是,很多情况下,中国的各种无障碍设施尚不能达到那些国家的程度,许多残疾人不得不选择呆在家中。 无障碍设施不仅仅是在马路上贴上一排导盲砖。它还包括在 ATM 机提供语音提示接口;在每个商店门口提供无障碍通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安放轮椅的空间……这是一整套巨细无遗的规范。甚至是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课程,教授也要专门讨论符合 Universal Access 的网页设计。 于是结论出来了。发达程度看的是经济和教育。而政府和社会为了完成无障碍设施的一整套详细规程而投入的巨大资金,依赖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所秉持的“对于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权力的尊重”(或许可以缩为两个字,但觉得太敏感。或许用“以人为本”会比较好),折射出了社会的整体素养。所以,路上的老弱病残数量或许也能折射发达程度。

ThinkPad T60 大清仓……

澳大利亚的 Lenovo 在圣诞节搞促销,ThinkPad T60 价格降到 1199 澳元。 ThinkPad T60 (6369A56) Intel® Core™ 2 Duo T7200 (2.00 GHz) Genuine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1 GB RAM 120 GB (5400rpm) 15.4" WSXGA+ LCD CD-RW/DVD-ROM Combo - Burn/Play CDs, Watch DVDs Fingerprint reader 6 Cell Battery Intel® 950 Integrated graphics 3 year warranty 我的水货也差不多才这个价格……而现在,正版系统+3年质保+更高的配置……——除了显卡相对差一点……

奇书?严肃的书?

多亏得网络,一本在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典藏了大概 25 年的书,突然间就在豆瓣上流行起来了,书名叫做《 怎样鉴别黄色歌曲 》。理由很简单:书名很吸引眼球。 抱着猎奇的心态,从网上下载了一本。《人民音乐》编辑部的署名说明此书确有一定的权威性;33,030 册的印量证明该书应该是代表了那个年代的主流思想。全书的内容以现在的观点而论,确实是很“古董”。而且讽刺的是,书中提到的靡靡之音,有些都已经成为了现在流行甚广的音乐。但是就学术态度而言,却会发现作者与编辑们都写得很用心,来源考据、乐理内容分析都头头是道。与现在常看到的空洞的期刊文章比起来,可要认真许多,内容也要充实得多。 以前总喜欢说时间和历史会评价一切,但是时间和历史并不一定会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保守的、开放的或许会各领风骚几十年,而不变的还是那个时代的人的态度。

茶叶蛋

Image
突然来了兴致。便开始烧茶叶蛋。以前完全没尝试过,于是 Google 一把,依样画葫芦。 在牛奶锅加入半锅的水,烧开。根据锅的大小和鸡蛋的数量,放了两包红茶。从冰箱里挑出四个鸡蛋,用勺子边沿轻轻敲打鸡蛋。虽然蛋壳外观没有变化,但是感觉敲打声音有改变,就说明鸡蛋已经被敲出了裂痕。把敲好的鸡蛋放入锅里,过一会儿,就看到蛋壳慢慢裂开了。接下去倒入酱油,盐,糖,用文火慢慢地炖上一小时……如果有各种香料,也可以考虑加进入调味。 茶叶蛋 看起来还不错的茶叶蛋,香味颇有茶叶蛋之雏形,但汤汁还未入味,准备放回锅里浸泡一天。

乐百氏和鲁棒性

“乐百氏”,小时候喝的一种果奶,名字是 Robust 的音译。“乐百氏” 根据公司官方解释有 “乐惠百家”的意思,而 Robust 的含义则是“健康的、强健的”。两者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至少中英文两种意思都很喜庆、很讨巧。 “鲁棒性”,是最初起源于统计学的一个名词。具体在 某网页查到的定义 ,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其实,鲁棒性来自于音译,源词为 Robustness。是 Robust 的名词。既然 Robust 的含义是“健康的、强健的”,那么 Robustness 很简单地就能被理解为“健壮性、稳健性”。拿“健壮性、稳健性”去重新审查“鲁棒性”定义——系统在一定变化下保持性能不变——说的就是系统很“健壮”、很“稳定”。 真是好奇,本该非常明白易懂的译解,却一定要用一个很莫名的翻译。难道在某些专家眼里,系统一定要像“ 鲁智深一样棒 ”,才能算是健壮?

终于等到了

虽然 ATI 显卡一直被一些朋友称之为性价比很高的显卡,但是 ATI 驱动在 Linux 下面的表现实在是够令人发指……多亏发指的人多了, AMD 也开始改进了。 今天看到两条新闻, AMD 将发布新的 ATI Linux驱动程序 ,以及 AMD 将开放图形硬件标准 。看来接下去, ATI 显卡在 Linux 下面的表现应该会有一个大的飞跃了。 接下来,就祈祷 moshen 站点的下载早点修复,这样我就可以给系统打上字体 ClearType 显示的补丁。另外再祈祷,支持64位格式的软件越来越多,像是 Google、 Oracle、 pidgin 下面的 QQ……

Yahoo! 管道工

Yahoo! Pipes 已经推出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在国内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人们似乎更倾向于讨论 Google 或者 Microsoft。 Yahoo! 更想是一个历史时代的代名词,而不是一个仍然健壮地存在的网络公司——或许多少和当年 Yahoo! 在国内本地化进行地不太成功有所关系吧? 扯远了……Yahoo! Pipes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再聚合设计工具。各种 RSS 数据、搜索数据,可以通过自定义方式进行过滤、组合、排列,并重新按照聚合消息的规范发布。最最简单的应用便是将几个有关联的网站消息组合在一起;复杂点的,便可以关注一个商品在多个网站的价格…… 太复杂的东西我弄不来,于是,小弄了一个以前 工大软件“2+2”班级同学的博客聚合 ,把那些开博的同学们的博客都放在了一个 RSS 订阅里,浏览会方便些……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forex

Image
最近人民币对澳元的汇率变化似乎只能用戏剧性这个词来描述了。 那个,在七月底时候,还冲高到670元以上,让我等在澳洲游学的人颇觉无奈的澳元汇率居然在八月中旬开始玩起了高台跳水。用了半个月时间,直接将价格拉到了600元以下。这次的大跌,原因似乎是“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结果导致了高息货币被打压”。虽然不清楚其具体所云为何,需要学经济的来解释一下。但是看着汇率一条直线地下滑。还是,不得不惊呼这外汇市场的风险之大。似乎和国内的股市有的一拼呢——当然,对于我们这批人而言,自然是乐得见着这样的“跳水”。 澳元汇率垂直90度下滑 以至于,每次上网,看到游学的同学,第一句都是“澳元跌了”。说得多了,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对于汇率问题,读 Master 的似乎要比读 Bachelor 的要敏感许多。跟读 Master 的说,聊了七八个人,都知道我所说的是什么,而且都在计划着趁机换点;而对于读 Bachelor,聊了三个人,两个基本上没反应……

仙剑奇侠传 四

Image
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八月份,仙剑奇侠传四代应该也出来了吧。看着各个版本的包装就想流口水呢…… 仙剑奇侠传四 豪华版之菱纱版 仙剑奇侠传四 豪华版之梦璃版 仙剑奇侠传四 首发限定版 不知道谁送我一个……菱纱版、梦璃版不行的话,有个首发限定版也行啊。四代的仙剑奇侠传,封面名字有点变化——以前的一代,二代,三代用的数字都是中文数字的大写:壹、贰、叁。这次用了四,有点不太习惯了。作为传统的中文 RPG 游戏,还是用“肆”感觉舒服一点。 仙剑奇侠传的人设变化更大,以前游戏用的是Q版造型,这回换成了标准人物造型,刚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呢……不过看多了也还可以。只是那个豪华版中的梦璃怎么让我想到某电视剧中周芷若的造型呢?对了,人设还应该检讨一下,为何游戏里面的宠物总是带翅膀的桃子啊?三代,三代外传,四代……似乎就只是换了个颜色呢…… 带翅膀的桃子

O'Reilly Hacks 系列

记忆中,似乎读过 O'Reilly Hacks 系列的 Google Hacks 中文版 和 Wireless Hacks 英文版 。 O'Reilly 出的科技书,质量自然没得说,很多技巧也挺有帮助。但是在现在这个网络盛行的年代,使用 Google 搜索一下,各种电脑问题的解决之道,总能出来一大把。就此而言,这一系列的意义便也不是很大了——似乎有点像以前家用游戏机的攻略书和秘笈书的境遇呢。

多灾多难的《肖申克的救赎》

曾经因为《肖申克的救赎》在95年的奥斯卡上败给了《阿甘正传》而 感慨 过…… 不过,看过《刺激 1995》(《肖申克的救赎》台版的译名)的来历后,才会感慨什么叫做真正的命运多舛…… 话说,1994年,台湾引进了一部叫做《The Sting》,译作《刺激》(又叫《骗中骗》,荣获1973年多项奥斯卡大奖),该片大卖。到了1995年,引入《肖申克的救赎》时,可能因为觉得两部片子都讲高智商复仇,为了吸引眼球,就用了《刺激 1995》(《刺激》的1995年版)。 一部好片,就有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可怜哪!

Yum Cha 考

今天看到一组词,叫做 Mooncake Yum Cha。知道 Mooncake 是传说中的月饼;而那个 Yum Cha 就一直琢磨不透。 查了 Wikipedia,这 Yum Cha,就是“饮茶”,是粤语的音译,指的是平时广东、香港的喝早茶。不过有趣的是, Yum 恰好又有“美味的,好吃的”的意思。弄一盅茶,一些点心,确实是很美味啊。似乎,把“饮茶”翻译成 Yum Cha,真有点神来之笔的感觉;就像把 Coca Cola,翻译成“可口可乐”那样。

Transformers 观感

10号晚上9点25分,和室友去了 Ritz Theatre,赶在中国国内公映之前,欣赏了 Transformers。从6月28日公映至今,发现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人依然很多,大多都是20~40岁左右年龄段的人。 满怀希望地去了,不过看完却不觉得很咋样。可能是动画片中各种色彩的变形金刚给我映像太深刻,在电影中看到金属质感如此强的机器人,反而很不习惯。机器人们的变身都很复杂,没有动画片那时候简洁流畅的感觉。看的时候,有一种套着变形金刚的外衣,讲一个别的故事的感觉。 做观感如下: Special effects, and no more. 这音效和特效,似乎只有在电影院,才能享受。

企鹅与窗口齐飞,背景共桌面火色

Image
这是一个秀机器和系统的文章,不喜者别说我没提醒~ 现在的系统用的是 Ubuntu,外带使用 innotek 虚拟了一个 Windows 操作系统。在 Ubuntu 下面进行各种基本的使用操作;而在 Windows 下面,则运行那些不能在 Ubuntu 下面跑的程序,像是 QQ, POPO, MSN 的视频功能等。 以上为基本的温饱功能,此后在 Ubuntu 上配置最新的 Compiz-Fusion,以达到绚丽效果。 Ubuntu & Windows & Fish 虚拟机上跑 Windows。在 Compiz-Fusion 上是一幅 Ubuntu 与 Windows 齐飞的美好画面——顺带在三维立方体中养了几条小鱼。 Expo Desktop 桌面展览。把一个三维立方体上的四个虚拟桌面拉开成平摊的桌面。每个桌面处理不同的事务,腾出更多的空间。背景和桌面的衔接处还有点镜面反射,蛮好看的。 Fire 这个是 Compiz-Fusion 中的新(?)功能。虽然不清楚具体的作用,反正就是能在桌面上升火。于是,来一个背景共桌面火色。不知道这火能不能用来取暖、烤手,悉尼又在下雨,冷啊。

重开 Live Space

Blogger 总是时不时地在国内无法访问,朋友们的意见似乎也挺大。于是,依靠在 Blogger 上面登载 Google AdSense 广告,通过浏览和点击,赚取一百美元的计划,在赚了六美元多点后,只能暂停了。 再次转战 Live Space 的博客,重启了 alpha0roc.spaces.live.com 域名。虽然,域名已经注销了四个多月,不过似乎并没有人来抢注……观察了一下此地址的 Google PR 值,惊异地发现,虽然已经四个多月不曾更新,但是 PR 却从当初删博时候的 3,上升到了 4。于是,手中的两个博客都有了 4 的 PR 值——不容易啊。 开始了,双博客的旅程……

乱离篇出得还真是时候

近来,《银河英雄传说》简体中文版的出书速度快了不少。离开中国一个半月的样子,就又出了四本。根据豆瓣上的信息,第八本,乱离篇于六月一日出版了。 乱离篇正好讲到杨威利被枪杀,日期也是六月一日……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还真是会挑时间呢。

六月一日,怀念1593年后的逝者

看过豆瓣上银英同好们的留言,方才惊觉六月一日的特别之处。这是一篇结构思想有点混乱的文章,大家将就着看吧。 1560年后的4月4日,一个东方民族的后裔诞生了。本该叫做“杨文理”的他,却因台版译者错误地参照原版的片假名发音进行翻译,而变成“杨威利”。他尚未降生,但是他的名字却早已被误读。 “误读”,或许这正是杨一生的写照。 本想做个历史学家的杨,在父亲去世,家庭破产后,只能通过报读国家预算支持的国防军事学校战史研究系来过一过历史瘾。但是阴差阳错般的战史研究系撤系,使得他只能转到了战略研究科。于是一个将来战史编篡窒的研究员,“沦为”了自由行星同盟的少尉。 少尉就少尉吧。如果没有艾尔·法西尔星域和亚斯提星域的那两次会战,杨威利或许会一直安静地呆在少尉的位置上,直到退休,骗到自己的那份养老金。两次会战,杨威利都“不幸”地在战争中途接过了指挥官的烂摊子,“幸运”地实施了撤退,保住了百姓;也保住了残存的军队。一个潜在历史学家,被政客们推到了国家“英雄”的圣坛。 本意与人无争,但是多次的胜利所带来的擢级提拔,使得杨自然地成了年轻将领的眼中钉。为了与杨争风头,一系列危险的作战计划被提了出来,并被别有用心的政客们所采纳。危险的计划带来的惨痛后果,没给年轻将领带来似锦前程,倒是又给杨一个发挥的空间。在杨的威望日臻上升后,“误读”杨的,已经不再是军中的年轻将领了,政客们,一边塑造杨的英雄形象为己所用,一边又在提防着杨的崛起。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杨又卷入了国内政治斗争的一系列阴谋中。 避走伊谢尔伦要塞的杨,并没有因为离开而淡出国内权利斗争者的视线。离开,在他是一种逃避;而在政客而言,却是不受掌控。所以,当他率领舰队重回首都,将同盟从救国军事会议所发动的军事政变中解救出来时。政客们明着褒奖,暗设公堂的做法也就不再奇怪了。 在同盟的日子里,杨威利自身性格中对于政治、权利和军事的厌恶,使得他不断地处于一个“出世”的状态。他打心里拥护同盟的民主制度,却又相当地厌恶自己所处民主国家的低效率和政治倾轧;他反对帝国的专制制度,但却佩服莱茵哈特所领导下的帝国繁荣。为了保住民主制度,杨必须在同盟面临危机时出面,一次又一次地解救同盟。但在解救同盟的时候,杨同样地也给了那些政客们一次又一次苟延残喘的机会。 当杨的舰队在自由行星同盟宣布解体前脱离同盟的约束后,杨便开始由“出世”转为一

Financial management

Image
出发前往悉尼之前,便从枋那边收到过几次 Excel 格式的日常开支清单,似乎是按照会计的规格标准制作的。觉得做的不错,不过很反对每次的统计都需要手动操作实现,似乎很繁琐。于是便参考她的设计,做了一个 Access 版本的 Financial Management。虽然按照枋的说法,这个程序在资金流的设计方面不是很符合会计的要求,但是本来我就不懂会计,而且还只是做来记记帐的——无赖一下,就不再修改了。 主界面部分 从 View 选项卡开始,便是自己工作的成果。由于使用的是 Microsoft Office 2007,于是便利用它的资源,设计了一个模仿 Office 2007 的界面。最喜欢的是两个下拉菜单。 Report 和 Ledger。用来自动生成报表和分类账目。 自动生成报表 自动生成分类帐目 报表的生成可以按照日期,支出,月份,收入等关键项,自动产生不同关注视角的报表。 按日期生成报表 按支出生成报表 按月生成报表 而在分类帐目功能上,按月将各种自定义的分类帐目汇总,每月在某项目上花费多少一清二楚。再加上在各个汇总对象前面的“+”箭头,点击后便可以详细地列举该分类下的所有开支,简直是方便地不行啊。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功能。 按支出生成分类账目 按收入生成分类帐目 虽然最近已经不再编程,但是给自己做一些方便的工具,便利自己的生活的想法似乎没变。偶尔鼓捣一些小软件,还是很有趣的一种休闲方式。

文化的差异

与语言障碍相比,文化差异或许更能导致人们在认知上的偏差。 在叙写一篇描述本国所面临问题的文章时,很多中国学生选择讨论贫富差距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在中国人看来非常能够理解的方案。像是:大学生支援西部开发;老师认为不现实,他们认为没有人会愿意去。农村引进资金和人才,沿海企业投资内陆;老师认为是偏题,因为他们对于中国哪些地方富裕,哪些地方贫穷没有特定概念。而且通过投资和人才,带动当地发展,继而推动经济等,在我们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关联性思维,在他们而言似乎并非如此地顺理成章。更何况他们更为看重的是具体案例。在发展内陆经济时,写“中央政府设置内陆城市重庆为直辖市,通过直接领导,带动经济发展”。远比抽象地写“政府给予内陆城市政策支持”要好的多。虽然以前也听说过西方人思维更注重具体案例,但是实际碰到了还是很容易感慨一下。 不光是和老师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同学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别也很明显。一幅照片,里面一个穿着得体的旅游人坐在一个寺庙门前,让一个小孩子帮他擦鞋。在我看来,这显而易见地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异,有人在旅游时还要找人擦鞋,而有人未成年便已出来谋生;而在泰国学生看来,旅游人坐在寺庙门口找人擦鞋,这完全是对宗教的一种不敬。 文化的差异便是如此之巨大。

选择?还是陷阱?之手机服务

社会主义好啊,真的是社会主义好呢。到了资本主义国家,你才会发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 3G 签了一个 $29 的两年套餐,这是一个很多留学生都会签的套餐。仔细地看介绍,你会发现它是这样写的, 每月的最低电话使用额度为 $20,最多可以打到 $120。一般而言,$29 的套餐,收费就是直接按照 $29 的费用来收就好了,为何又要加个最低电话费用 $20 呢?这就是资本家们的精明之处了。 3G 和很多澳洲电话公司一样,采取的优惠政策是话费赠送,而不是话费减免。一般话费赠送都是在每个计费周期开始时,给予一定额度的优惠,像中国电信里面各种动感地带套餐,包多少条短信,包多少分钟通话时间。而话费减免则是在你打到多少话费后,额外再给予你一些话费,像这个套餐的赠送 $91 话费,而你的所有话费、短信费这是按照标准的费用收取。 如果,两种优惠措施都是按照规定的套餐额度收取费用,那么话费赠送和话费减免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话费减免上再加一个最低使用额度,而且这额度只是原套餐额度的 60%时,情况——尤其是对于留学生,一来没有太多的联系对象,二来也相对比较节约——就大大不同了。如果没有最低额度,你会顺利成章地打完 $29,并尽量地使用那赠送的 $91。但是有了最低额度,在话费不到 $20 之前,你会省着打;即使是略微超出了 $20,你也需要对 $20 和 $29 进行博弈地考虑;只有在话费接近 $29 时,你才会下决心去打到 $120。 于是问题来了,如果每个月你都将话费控制在 $20 左右,你就会发现,其实你根本就没有享受到 3G 的套餐服务——你所支付的话费是按照标准收取,你所该享受的赠送的 $91 也没享受到。唯一能让人值得欣慰的,便是免费得到了一个 Nokia 6288,以及不痛不痒的 100分钟 3G 网内通话。

选择?还是陷阱?之网络服务

社会主义好啊,真的是社会主义好呢。到了资本主义国家,你才会发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我所租的房子所使用的是 Optus 的网络服务,最快 20Mbps 的标称速度,总共 21G 的流量,四个人共享此带宽。当使用超过流量后,网络自动限速为 64Kbps,并不断流。这套网络服务由房东免费提供给我们,不过询问了一下,费用为 $49.95——在澳洲这个几乎找不到不限流量的网络供应商的国家里,这似乎还算是个不错…… 但是,当你使用几个月之后,你便会发现这网络并非如宣称的那般好。首先,它的一切 G 为单位的计算都是 1000 进位制,而非平时计算机中的 1024 进位——当然现在的硬盘也都是以 1000 为进位单位,所以我们就暂且按下不表,把这当作是合理的。 Optus 提供的 21G 也是很有学问的,它不是单独的一个 21G,它其实是被分割成了 7G + 14G,基本流量 + 奖励流量。奖励流量是只能在 off-peak (空闲时段,凌晨12点到中午12点)使用的流量。既然它都将它称之为奖励流量,那么在空闲时段使用也无可厚非。这,我们也权当其为合理的吧。 但是,14G,也就是奖励流量的使用,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基本流量必须要有余量。换句话说,如果你在月底前,早早地把 7G 的基本流量用尽了,那么在那时,即使你的奖励流量完全没用过,也都将被限速。7G,四个人,而且基本上都是晚上才有时间上网的四个人……这简直就是一个挑战。也难怪,在我到达这个房子之前,另外三个人不知不觉地在一个礼拜内,就用完了四月份的基本流量,达到了限速的要求。完全没有人意识到 21G 居然还会被分割成 7G 和 14G 这两部分。 也难怪,室友说,在国内时,骂电信和网通真的很不应该啊……

MV 中的手机广告

在路边的公交车站听到了《爱情转移》,刚开始觉得旋律很熟悉,到后来才突然反应过来那是《富士山下》的国语版。 找来《爱情转移》的 MV 看了一遍。注意到,近来很多 MV 中都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穿插广告——尤其是手机广告。《爱情转移》中的是 Nokia 的广告。 上一个印象深刻的,带手机广告的 MV 是周杰伦的《黄金甲》——里面拿着 Motorola 的手写 Moto 机放《满城尽带黄金甲》——赤裸裸的广告啊……相比较而言,陈奕迅还是厚道了许多呢…… 不清楚这样的“恶习”是从何时开始的,不过在 MV 中“自然”、“不自然”地插播一些广告,确实是一个回收 MV 制作成本的好方法…… 现在的 MV 或者是特效投入很大、或者是跑到国外去拍,总之是成本开支节节攀升。引入广告商,对 MV 制作方和歌手而言,自然是能够有效减少自身在初期制作的成本投入;而在 MV 发售后,广告商的投入也是平衡被盗版风险的一种策略。 如果广告商投入大的话, MV 会拍得符合广告产品的意境,突出产品的特性。那首 MV 自然就会变成一部身兼 MV 和 AV (我是想说 Advertising Video)的作品。如果投入再大点,那么,就是为产品写上一首歌,拍上一个 MV 了。周迅的《伴侣》( Moto 幻镜的广告)和周杰伦的《我的地盘》(手机服务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广告)都是这样的作品。 这种广告模式对于广告商们而言也是益处多多。最简单就是将音乐和自己的产品联系了起来,音乐大卖自然就能吸引大量的潜在客户。不过,这种广告的着眼点应该是在 KTV 里面,消费者每点一次这类 MV,就是收看了一次广告,何乐而不为呢。这似乎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 MV 中出现频率最多是手机产品的广告——在 KTV 唱歌的基本都是年轻人。 个人感觉,这类广告的发展前景似乎仍然广阔,针对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所产生的消费产品似乎都有被放入 MV 的可能——服装,相机,化妆品,挂饰,运动器械,甚至是汽车……只是广告变多以后,消费者估计会受不了——于是便要考验 MV 导演们将 MV 剧情和广告结合的能力了。如果广告再多点,广告商们或许要该付钱给 KTV 了,他们可是提供了场所让广告商们在推销广告啊!当然,广告仍然变本加厉,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唱免费的 KTV 了?反正 KTV 那边有广告商们买单了……

结局的超越

看完《死亡笔记 后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仍然习惯于把副标题 The Last Name 误认为 The Last Stand( X-MEN 3 的副标题)。其实,在看后篇时,心中最大的疑问便是在剧场版中谁将屹立到最后,笑到最后。而后篇,对于笔记使用方法的全新阐释而产生的令人悲伤的逆转结局,确实让我觉得相当地赞! 仔细回想,便不难发现,《死亡笔记》的剧场版一直在尝试着在漫画所规定的死亡笔记用法中寻求合理的突破和阐释。 合理的突破在剧场版 前篇 中就存在。《死亡笔记》漫画中规定,“不管是自杀死还是事故死,都不能直接导致第三者的死亡。如果死亡状态将会导致第三者的死亡,那么被写下名字的人只会在不导致第三者死亡的状态下心脏麻痹死。”月分别书写了南空直美的带枪去美术馆后自杀死亡的死亡的过程和其女友秋野诗织被枪击中后死亡的结局。通过巧妙的时间安排造成间接的必然性(日本也是禁止持枪的国家,因此普通人持枪可能极低),使得南空直美杀死了秋野诗织。为自己进入搜查总部扫平了障碍。 漫画中,最多时候出现了三本死亡笔记,为了使得故事更合理,原作大场つぐみ创造了“如果同一个人的名字被写到两本或更多的死亡笔记上,跟记入的死亡时间没关。只有最先写的那本笔记有效。”的规则,但却未在漫画中使用过。而 后篇 却有效地利用了这一规则,构造了一个合理的死亡陷阱,使得月露出了马脚——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陪上了 L——令人悲伤的逆转结局。 有时会异想天开地认为,剧场版的结局或许才是漫画真正的结局吧。如果当初,小畑健和大场つぐみ放弃继续圈钱的计划,在第一部时候就将漫画结束掉,可能 L 和月的结局会如同剧场版那样呢……只是两位作者因为第一部实在太过畅销,而选择让 L 死,月继续与 L 的继承者斗,结果便是鼓捣了一个半死不活、毫无吸引力的第二部。 最后要赞一下藤原竜也和松山ケンイチ。第一次看藤原竜也的电影是《 大逃杀 》,看了不下五遍,里面那个可爱中透点刚毅的七原秋也让我印象深刻。后来在《 古畑任三郎 新春完结篇 》与田村正和和石坂浩二两位前辈级的“名侦探”演员飙戏,完全演活了一个天使面孔、魔鬼心理的杀人犯(有点像月呢……),因此,听说他出演月时还是挺放心的。松山ケンイチ其实了解地不多,但是看到了他在《死亡笔记》首映时的出场片断,乍看完全不像是剧中 L 的样子。剧中和剧外完全不同的形象和气质,能够

在快乐男声,将 PK 进行到底?

在联合早报网上看到一条令人发晕的消息,说 田亮跳水退役后报名参加了超男 ——哦,现在正式的名字是“快乐男声”了。看来,田亮现在在回国家队无望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放下跳水的包袱,正式进军娱乐界了。 田亮的参赛,肯定有着英皇经纪公司的背后大力支持,再加上传说中的女朋友叶一茜的明星道路也是从“超级女声”开始,难不成还真会从湖南卫视的屏幕中出来一对“超级情侣”。另外一边,好像就扯上了何洁的前男友,金光灿,据称是实力派选手,也报名参加比赛。于是,两边开始着继承女友们的怨念,将 PK 进行到 2007 年。 田亮和金光灿的参赛,能吸引的眼球,能牵扯的话题定然不计其数。他们的话题能持续多久,就得看他们能够撑到比赛的哪个阶段了。看各自的背景,似乎并不是一些会简简单单就被淘汰的主……到时,随着比赛的进行,不知是谁又会抖露出些什么关于投票、名额的内幕消息呢。 这么多和“超级女声”相关的人物纷纷登台,看来湖南卫视并不准备将“超男”——噢,不对,是“快乐男声”,办成纯粹的类似“加油!好男儿”那样的选秀节目;似乎是一台将“加油!好男儿”的男色娱乐和“舞林大会”的明星娱乐相结合的栏目……那些准备靠着“快乐男声”一炮走红的男生们要好好掂量掂量了,可别被明星们的光芒给盖了过去,成了陪衬。 想到 Bill Clinton 的一段个人简历( bio) ,42n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Now trying to become 1st Husband。改改,正好用在田亮身上,27nd and 28th Olympics champions of Men’s Diving, Now trying to become 1st Super Boy ( Happy Boy?)。

晕得稀里糊涂

最近碰到的都是晕得稀里糊涂的事情。 Blogger 一会儿访问正常,一会儿又是访问不能。本来,如果是彻底地不能再访问,那也就死心去寻找其他的访问途径。而现在这隔三叉五地“休息”,使得我每次一上来都得先登陆试验一番——就像是每天去抽奖一般,抽中了开心,抽不中就明天继续抽……晕~ 在 Blogger 上放了 Google Analytics 和 Google AdSense 的两组代码,于是每天这上面的数据也随着 Blogger 的“上工”和“休息”而起伏不定。“上工”时,每天访问量可以上到百位数;“休息”时,访问量低于十位数。正常时,通过 AdSense 可以保证日入1美分,不正常时……很晕~~ 前些日子关掉了 Space 上的博客。一来是同时维护两个太麻烦,二者又是由于两个博客内容完全一致,影响了搜索引擎对于博客的评价。很多文章的地址都被无情地标记成了“补充材料”——表示该文章内容重复,直接影响搜索排名。本想修改 Blogger 模板,使得它能根据每篇文章,生成不同的 meta description,像是一些网站自动用文章的标题作为元描述那样。不过翻遍网站,也没能找到相关的介绍。只好修改那些“ 补充材料 ”的文章内容。改得晕头转向,希望能有用处……

老版本得高分?

今天在 SETI 的主站乱逛,发现有人的申请分数总是差不多比其他人要高出一倍。 点击他的 Result 察看……感觉机器并非是非常出色的那种,只有那个 BOINC 版本号有点特别,是 4.45,而不是现在常用的 Version 5。 按理说现在的计算分数是由服务器统一分配的,不太可能出现高出一倍的分数状况。不知是否因为低版本 BOINC 有关?抑或是自己的 MOD 版本?

After blocking is another new block

Image
17日打开博客,出来一个“ This Blog has been locked by Blogger's spam-prevention robots...”的提示,大寒。 Blog locked 看来我的 Blogger 似乎有幸成为了传说中的垃圾博客(Spam Blog)。按照要求点击进入,斗大的“ Your Blog is locked”展现在眼前,果然…… Your blog is locked 按照 Google Blogger 的要求,输入验证码,提交,等待解封……不断地反思,思考为什么会被封,想来想去估计是前段时间的推广 i'm 导致的。在 Solidot 上发表了 i'm 的推荐文章 ,引来许多的访问者和链接者,一时间的访问量激增使得 Google Blogger 直接将我的博客判为了垃圾博客。后来,在 GSeeker 上面看到了一篇 关于垃圾博客的文章 ,里面的内容多少印证了我的观点……虽然我的手法和那些垃圾博客类似,但是动机完全不一样呢,真是比窦娥还冤。经过周末的无聊等待,到了周二, Google Blogger 终于来了消息,声称已经替我解封。 心情激动地重返 Google Blogger。输入自己的博客网址,结果出来一个“ Internet Explorer 无法显示该页面”,心里拔凉拔凉的。看来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时代了……看了看相关的资讯,确实 有这样的报道 。又和一年前一样,能登陆编辑界面,就是不能访问博客界面。以后上 Blogger……又悬了。

加入了 AnswerTips™ 的代码

十天前才在那边羡慕 AnswerTips™ 的 双击词条显示词义的功能 ,今天再次登录 Answers.com 就发现它的 AnswerTips™ 已经对外部网站 开放了。现在,我也可以在自己的 Blogger 上放上这个功能。于是,博客上的额外功能变成了两个: Snap ,网页的快照显示。可以显示外部链接网页的快照,只需将鼠标放在链接上,便会自动出现网页缩略图。 Answers ,在线的字典和百科全书。对着英文单词双击,便会展示该单词的音标、解释以及发音等信息。如果该单词和后面的单词能够组成某些特殊的含义,如:人名、电影名、歌曲名等,也有可能会显示此类信息。 AnswerTips™ 并不支持中文信息,所以双击中文词语,虽然有反应,却永远得不到正确需要的结果。试用下来后发现, AnswerTips™ 对于单词的分割完全是根据空格来判断。像现在这样的中英混输文章,如果英文单词前面没有空格,而是直接在标点或中文后面,那么该单词前面的所有文字都会被作为一整个单词来处理。双击该英文单词,查询的却是这一整段文字的第一个文字……看来以后写文章时候要特别注意英文单词前后的空格问题了。以前的文章,经常在标点符号后面接上英语单词。如此一来,对某些单词双击,会出现查询错误,懒得再去修改了。就在这里声明一下算了。 做个实验吧,hello 直接接在逗号后面,结果“做个实验吧,hello”在 AnswerTips™ 看来变成了一个单词,双击英文,查出来的却是“做”。 Answers.com 的资料来源非常地丰富,从各个不同的出版社到各大百科全书,以及网上的维基百科。输入一个单词、一条短语,却能得到许多渠道的信息;对于像我一样的考据狂人来说,是非常地有用。举些词语, illumine, Kang You Wei, Melodies of Life, IELTS, UNSW,大家可以分别点点试试。

游戏怀旧

在心目中,《Final Fantasy(最终幻想)》系列是 RPG(角色扮演游戏)的集大成之作。虽然从来没有玩过一部完整的《最终幻想》。但是我仍然坚信《最终幻想》系列的音乐、角色、剧情都应当能堪称经典。理由很简单,从 VIII 到 X,以及后来的 X-2,每一代的主题曲 MV,无论是官方的,还是网友的。看着视频剪辑,胡乱猜测故事情节(完全没玩过……),听着听不懂的日语、英语歌曲,却总是能够稀里糊涂地感动地一塌糊涂……《最终幻想》系列从 VII 开始的 3D CG 是让我始终羡艳的亮点,几乎每一代都在引领当时的 3D 技术。97年 VII 的略显粗糙的卡通式 3D 人物造型;99年 VIII 的第一次尝试真人 3D 造型;01年 X 的人物表情的几乎以假乱真。看《最终幻想》系列的 MV 也是体验技术的变革,拿99年时候让我无比惊讶的真人 3D 造型和01年的相比,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这只是三年而已…… 说《最终幻想》就不能不说它的两部电影。《The Sprit Within(灵魂深处)》似乎评价不高,不过我挺喜欢的。以当时的条件,完全用 3D 去模拟现实世界,并模拟到如此程度,实在不易,代价也很大——把 Square 公司自己给赔上了。《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最终幻想 VII:圣子再临)》算是个获得满堂彩电影,也算是让《最终幻想》从当年的电影阴霾中走了出来。 喜欢《最终幻想》系列之外,还喜欢《仙剑奇侠传》系列——一部我自始至终都在买正版的游戏。《仙剑奇侠传》的 3D 造型不能和《最终幻想》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不过人物衣着、服饰的色彩运用却是我非常喜欢的,也是看着非常顺眼的。诗词算是《仙剑奇侠传》系列的另一大特色,也算是中国特色;虽然并非每首都能像“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这样能赚足眼泪,但游戏中有些中国文化在里面总会让人颇觉亲切。《仙剑奇侠传 壹》太成功了,以致此后的系列在它的阴影下活得挺累。贰基本上算是失败之作;叁、和叁·问情篇都算是从另一个角度重起炉灶,作为游戏都是成功的,但作为系列却都不是超越。《仙剑奇侠传 肆》快来了,期待一下。 大概是欧美动画片中的人物都是方脸粗犷型的,使得我对欧美游戏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他们的游戏画面不如日本游戏精

白色情人节

“白色情人节”,看到这五个字,想到的便是那无良的日本糖果商人们。好不容易在网络的大海中翻出了当年《梦幻总动员》的《 日本传统节日——白色情人节 》一文。用 Google 搜索“白色情人节”居然也会屏蔽,巨寒,faint…… 先讲讲情人节—— 大家都知道情人节(Valentine's Day)的由来,是根据一位叫瓦伦丁的殉教者而来。但具体是哪个瓦伦丁,则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瓦伦丁(Valentine)这个名字其实就是西班牙语英勇的意思(Valor),而在传说开始的年代,起码有50个以上的殉教者叫这个名字,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起源呢? 目前来看最接近的应该是公元三世纪时的瓦伦丁修士。当时,罗马由暴君克劳丢斯(Claudius)当政,由于战事不断,克劳丢斯竟然颁布了禁婚令!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结婚,甚至已经订婚的人也要马上解除婚约。无数年轻人无奈地告别爱人,走向战场。在当地一座神庙奉神的瓦伦丁修士对克劳丢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偷偷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举行了婚礼。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秘密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将瓦伦丁被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瓦伦丁节”,情侣们在这一天互相赠送花束礼物,用自己对爱的忠贞不渝来告慰瓦伦丁修士。 但是,情人们会赠送鲜花这种事,不像是2月14号能做得到的,更像是5月春暖花开之后的事情。而且历史上第一个描述温馨的情人节的诗人乔叟(《骑士传奇》里的口贩子)也是因为5月3日是英王大婚的日子才把两者牵强地联系起来地。也许情人节其实应该是5月3号吧…… 那么,这个白色情人节又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的“白色情人节”,不好意思,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只有日本这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习俗哦。情人节接到礼物的人在3月14日白色情人节这天以相应的礼物回赠对方,以示谢意;庸俗地说,就是糕点业要趁机捞上一把……无怪乎一些日本的年轻人一边掏钱一边忿忿不平地说:“白色情人节纯粹是糕点业的一个阴谋!” 1978年,在日本糖果制造界的联合组织——全国糖果工业协同组合(全果联)于的名古屋全会上,一个商业计划诞生了,将3月1

好玩的表情

在 Windows Live Messenger 上面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颜文字——(•ิ_•ิ) 。 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个表情,真有创意,一个完完整整的人脸符号……在 Google 上搜索了一把 ,发现用这个符号的大多都是泰国网站,莫非是泰国人发明的? 把表情分解开来才发现,原来这是五个字符组成的表情,眉毛是一个字符,“•”眼睛又各是一个字符,“_”嘴巴又是一个字符——本以为眉毛和眼睛是同一个字符呢——最为神奇的就是眉毛单独地拿出来时候无法作为字符显示的,不过和眼睛和在一起就有图案了…… 这个表情似乎暂时只能在 Windows Live Messenger,Gtalk,Yahoo! Messenger 等支持 UTF-8 格式的 IM 软件上使用,而用 QQ 或者 TM 就会出现无法显示的尴尬……

i'm 中的“神秘”组织

Update (on Mar. 9th) ,添加第十六个组织代码 mod。关于 i'm 的各种新的组织代码的消息不再准备开新帖了,都统一更新在这篇文章里,关注 i'm 新组织代码的朋友就关注这一篇吧~~今日修正了 CARE 的全称,补充了各组织的中文名。查看新的组织代码请看最后的组织代码汇总 搜索了一些资料,个人认为 mod 可能是代表 March of Dimes,分积角累会,即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fantile Paralysis)。此基金会系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总统于1938年1月所建。后来,有人造出了 March of Dimes 一语,分积角累会这个十分形象的名字,也就变成了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的代用语( 此部分信息来源于此 )。 基金会最初目标是拯救美国青少年远离小儿麻痹症的侵扰,现今的目标是预防婴儿出生缺陷和降低婴儿死亡率。 Original (on Mar. 8th) ,原始文章。查看新的组织代码请看最后的组织代码汇总 本以为,能够在 Windows Live Messenger 上显示 i'm 图释的组织代码目前只有九个——即 i'm 官方网站上所列举的九个受赞助组织 。但是,网上的各种消息似乎又显示一切并不仅止于此。 Google 了一把,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消息: Mess.be 在3月1日就声称在 Windows Live Messenger 8.1 中 尚有其他隐藏的组织代码可以显示 i'm 图释 。而 Windows Live Messenger 前哨站更是 列出了一系列新的组织代码 。如此一来,组织代码数量由原来的九个增加到了十五个之多。 它们是, 以前列出的九个 ,和六个新的隐藏代码(鉴于有新的组织代码不断地冒出来,特把新的代码都汇总在最后)。 如果在你的显示名称栏里面输入以上代码,同样会出现那个 i'm 图释 。但是却不知为何,在最后 i'm Initiative 计划开始实施后,这些代码却没有被公布出来。或许它们和微软的谈判最后谈崩了;或许它们会作为新的加入组织,会在以后的计划中被宣布。 但是,似乎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使用以上组织代码并不会给这些组织带去额外的捐助。不过,既然身在中国的我

i'm Initiative 的问和答

前天提到的 i'm 计划,全称是 i'm Initiative。当时刚一看到消息就立刻将它贴到了自己的博客上,具体的操作方法、流程等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在经过多人指正后,终于下定决心把 Windows Live Messenger 官方博客上的《 The i'm Initiative and new secret emoticon 》的问和答部分翻译出来(只翻译了问和答部分,这也是整篇文章占比重最多的部分,想看原文的朋友点击上面链接)。贴上来方便大家更为方便地了解 i'm Initiative 的来龙去脉。 感谢 AVIVA 在翻译上的技术支持。:-) 如何使用 i'm Initiative? 使用 Messenger 8.1 通过在你的显示名称栏中输入你愿意支持的组织代码来添加 i’m 图释 发送和接收消息 由你使用 Messenger 所带来的广告收入的一部分将被捐助给你支持的组织。因此,发送和接收越多的消息,你支持的组织也将获得更多的捐助 注意:当前的捐助只适用于 Windows Live Messenger 的美国用户。如果你在美国,并且你发送消息给其他国家的联系人,你的消息同样会被计算在捐助中。 i’m 图释代表什么意思? 它将告诉你的联系人你正在making a difference,所以它是“i'm making a difference”的简写。 i’m 有哪些代码、支持哪些组织( 代码不包含“=”号 )? American Red Cross —— i'm 准备提供帮助,代码 = *red+u Boys & Girls Clubs of America —— i'm 为孩子提供理想的环境,代码 = *bgca National AIDS Fund —— i'm 与艾滋病(AIDS)抗争,代码 = *naf National MS Society —— i'm 参与到解决多发性硬化症(MS)的运动,代码 = *mssoc ninemillion.org —— i'm 帮助9百万流离失所的孩子,代码 = *9mil Sierra Club —— i'm 探索和保护这个星球,代码 = *sierra

i'm

Update V4 & Final (on Mar. 9th) ,本想结束所有的 i'm 介绍,回归到自己本来的博客,不过今天又看到了一个新的组织代码 mod。花了一段时间研究了一下,把关于 mod 的猜测信息同样添加在“ i'm 中的“神秘”组织 ”一文中,以后所有新的组织代码亦都放在该文中。本文就不再 Update 了。再更新下去,红字比黑字都多了,喧宾夺主了。 Update V3 (on Mar. 8th) ,提供了 六个不在官方公布组织之列的组织代码 ,但它们同样能够显示 i'm 图释 。 Update V2 (on Mar. 6th) ,将 Windows Live Messenger 的官方博客 里介绍 i'm Initiative 文章的问答部分 翻译成中文 ,帮助大家了解 i'm Initiative 的全貌。 Update (on March. 4th) 一下:貌似此活动暂时还只在美国境内展开,虽然在中国能够显示 i'm 图释 ,但是估计投票并不作数,不过喜欢这个标志的话,就让它继续在自己的 Windows Live Messenger 上显示着吧。也希望以后微软能够在它支持的组织名单中,加入中国的慈善组织。 i'm 是微软最新的一个资助慈善组织的活动。你可以在你的 Windows Live Messenger 的昵称前加上一串特殊代码,以表示你支持九个慈善组织中的其中一个,而你的昵称前也会出现一个的 i'm 标志。 所有参加此活动的慈善组织都将在 此活动的第一年获得最低10万美元的捐款 ,最高不限上额。而最高能达到多少,则取决于有多少人愿意在自己的昵称前加上该组织的代码。 所有的参与活动的慈善组织( 代码不包含“=”号 ): American Red Cross —— i'm 准备提供帮助,代码 = *red+u Boys & Girls Clubs of America —— i'm 为孩子提供理想的环境,代码 = *bgca National AIDS Fund —— i'm 与艾滋病(AIDS)抗争,代码 = *naf National MS Society —— i'm 参与到解决多发性

继续对 Blogger 进行小修改

看了一些对 Blogger 进行修改的文章,继续发掘 Blogger 的潜力。 加了一块内容,用以显示最近的评论,刚开始用了一个很麻烦的方法,使用一个 最新评论程序产生器 来提取评论并显示。后来,才突然顿悟,想起 Blogger 本身就已经提供了 评论的 Feed ,只需要把它像添加“Updated Posts”栏那样,在“Page Elements”页面中,直接添加一个 Feed 元素,并设置好地址就可以实现目的了——虽然评论的 Feed 只提供了最新的 5 条评论,但就侧边栏显示而言,足够用了。 增加了一个蛮好玩的 Snap 功能。可以在鼠标指向本博客的各种外部链接时,自动显示该链接所指向网站的缩略图。这属于 Web 2.0 的一种应用,我对此百玩不厌,于是就加进去了。以前还看到过其他的一些应用。像是 Answers.com ,当你用鼠标双击一个单词时,会出现该词的释义;如果词条和人名有关,还会有人物介绍……总之也很有趣。不过这个功能似乎不对外部网站免费开放,所以便不能将它放入自己的 Blogger 中了。 把指向首页的链接进行了修改,以前的链接都是指向域名+index.html,觉得加上这个 index.html 很多余,冲动之下在模版里面,直接把链接指向修成 alpha0roc.blogspot.com。试用到现在,暂时没发现问题。 最后,Kenneth 所说的留言问题,暂时还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继续在网上查查……

一个喷嚏,一起感冒

昨天, 中国股市打了一个大喷嚏 ,上证和深证都暴跌了9%左右,号称10年来最大跌幅。意外的是,由于这个导火索,全世界的股市跟着中国股市一起感冒, 大家一起开始跌 。 这似乎已经大大地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早些年,中国股市的涨跌还仅仅是自家内院的事情,国外也更多是看着热闹的作壁上观。而现今,与国际的接触和全球化的进程已经默默地改变了一切。 到了今天周三,中国股市又是令人惊讶的一幕, 从暴跌变成强劲反弹 。不过亚太大部分地区似乎还没做好准备, 继续走低中 。有些媒体更是用出了“ 股灾 ”一词。 中国股市之于世界的影响似乎一夜之间让人们目瞪口呆,中国股市的戏剧性估计也会让 世界晕忽一阵子 。虽然更多人认为,中国股市引领全球股跌这一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投资者对于全球股市持续上扬的压力,使得他们抓住次机会快速抛出,以保住现有利益。而非是中国股市强大到能够完全影响全球股市。但中国股市从以前的只是自家闹闹,到现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说“长得越帅”,责任越大。 突然冒出一个很奇怪的想法,如果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地走强以致真能实际影响世界时,那么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们会不会给中国带来一个诺贝尔奖呢?毕竟,最了解中国的始终应该是中国人。

“有道”的博客评价

有道的博客评价是一个有点小意思的东西。在搜索栏里面输入你的博客地址,点击搜索,就会立马跳出关于你的博客个各种信息:活跃度、关注度、习惯发文时间、习惯发文星期、文章长度等等。 当然最最有趣的就是它会根据这些信息,自动生成一组评价。我的 Space 博客的评价就是: 在深夜,博主还能保持精神熠熠,目光炯炯,才思泉涌,端坐在电脑前书写博客,如同夜空中开放的最美丽的最动人的白色的山茶花!仿佛每个人一路走来无可避免的会在心里积聚起越来越多的隐秘角落,分辨不清生活在故事里或是现实中,回首看去,似乎那些零散的素材也足以编撰成册了。看起来博主非常沉得住气,发博从来都是说来就来,说不发就不发,即便如此仍然有众多读者不辍追捧,够大牌! 陆续又用了朋友们的几个博客,进行了查询,查着查着,也就发现了一些道道儿。前面的一句,是根据博客的习惯发文时间统计生成的,我一般都是深夜或凌晨时间。第二句是根据文章长度生成的内容,我都是短篇为主,所以称之为“零散的素材”。最后一句写的发文间隔和关注度或博客引用数,一般发文间隔为6天,且为有16个博客引用,所以才有最后一句之说法。 看多了评价,其实很多都是蛮雷同的。另外,“ 有道 ”的博客索引速度太慢,我的 Blogger 博客提交已经有两三天了,但是还没有被索引到……

新年新花样

去年,想尽了各种方法,来提高自己 Space 的 PR 值。从登录 dmoz ,到在各种 PR 值较高的网站上留言、发表新闻并附上 Space 地址……想尽各种方法,虽然经历了几次 Space 的域名变更,但最后 PR 总算是到达了 3。Google 中的被检索文章数也随之不断升高。Space 的访问量也超过了 11300。 今年还没开始,就已经在考虑换个新花样来弄——博客搬家~~从 Live Spaces 搬到 Blogger。一般而言,建立 Blog 之后,搬家是最最“劳命伤财”的事情。各种博客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都不兼容,将以前博客上的文章转换到新博上,就成了一个超级艰巨的任务。 幸好,聪明的人总是存在的,他们提供各种工具和插件,帮助你实现博客的搬家。从 Space 到 Blogger 的搬家,就依靠了 MSN 2 Blogger Converter ,一个非常不错的 Space 转 Blogger 的软件。不过,该工具所支持的,似乎仍然是老版本的 Blogger(新旧版本的 Blogger 的最大区别就是登陆帐号,新版本使用 Google 帐号登陆,旧版本可以使用非 Google 帐号)。亏得以前曾经因为手痒在 Blogger 注册过,于是通过导入,将 Space 文章导入到旧版本帐号,再通过帐号关联和转换,把旧帐号转入的现在的 Google 帐号名下…… 于是,新的一个Blog 就产生了 alpha0roc.blogspot.com。去年的提升 PR,今年的换博,以及今后打算在博客中引入广告,赚点收入……一切的一切,似乎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达——折腾。 在《Neon Genesis Evangelion》的剧场版中,Shinji Ikari 在公园里堆着自己的沙子城堡。完工后,一脚一脚地将它毁掉;接着又重新开始堆造新的城堡……

埃及对世界新七大奇迹说不

前段时间,在我的邮箱里,来了一封介绍 世界新七大奇迹 评选的信。言票选过程中,中国长城的票数落后,希望大家投票,云云。当时,因为早已知道确有类似活动,没有犹豫,就按照要求去为长城投了一票。不知到大家如何,是否也收到了类似的来信?是否也有和我一样的举动。 现在,初选结果,21个候选建筑已经出来了。 中国长城、布达拉宫获得网络最高和第二高票数 (人民网的这篇文章标题似乎对活动理解有误,不过相信数据应该是正确的)网络最高票数,这似乎是一个毫无疑问的结果。最终,中国长城入选21个候选建筑(我也不清楚为何布达拉宫没有入选,似乎评选是专家和网络评选相互结合的)。 星岛环球网今天对此发表了一篇评论, 金字塔不屑参加七大奇迹评选 中国该学学 。言及埃及政府拒绝了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造势活动,并称”这一做法显示活动组织者的无知“。”将金字塔与自由女神像、艾菲尔铁塔等相提并论是对金字塔的“降格”,金字塔是世界人民心中的奇迹,是共识,没有必要再进行投票角逐。" 确实,似乎经历了百年的历史积弱之后,我们在期待获得世界认同的同时,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难道中国长城没有被评选为”新七大奇迹“,它就不再是我们心目中的奇迹?与评选相比,我们是不是更该去关心如何保护长城,使它不再 为现代化所蚕食 (某些原因,www.google.com无法搜索这些关键字,只好用www.google.cn代替)。 在2007年7月7日,决选的投票结果将要揭晓。在此之前, 你是否还会去世界新七大奇迹 为中国长城投决赛的一票呢? 实话实说,我可能还会去吧。毕竟能选上也不是什么坏事。挺无奈的,又挺矛盾的,就像长城的现状一样无奈和矛盾。 在此发文,主要还是转载一些不同的声音,在大家为中国长城的荣誉欢呼的时候,去关注长城的现状。

Google PageRank 更新了

Google 的 PageRank 值统统又更新过了。终于在 Spaces 域名从 MSN 换到 Live 以后,重新回到了 PR 值为 3 的评价。 把周围朋友们的 Blog 都逛了一遍。基本上,PR 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不过现在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激动了,在经历了 Spaces 多次换域名,PR 值像坐过山车似的上上下下地来回几次后,对 PR 值看淡了许多。 在逛了一遍以后,也开始觉察到 Google PageRank 的部分缺陷所在。 百万 , 大苹果 , 波 的 Spaces 虽然已有半年多没更新,但 Google 却将他们的 PR 值从原来的 0 调到了 2。而 家驹 , 维成 的 Spaces 虽然经常更新,却依然在 1 的 PR 值徘徊。 针对博客的新状况,Google 的 PageRank 仍需不断改进呢……

Where is Google?

点击 Spaces 里面的统计信息,查看别人是通过何种方法连接到我的 Spaces。以往,里面的引用地址基本上都是来自 Google 的搜索引擎 。现在,却都渐渐变成了 Baidu 的搜索引擎 。满屏的 Google 地址被满屏的 Baidu 地址所取代。不禁奇怪,Google 去哪里了? 近来风闻 Google 在华业务开展地不顺利,看着统计信息上面的,倒也难免怀疑那些风声看来并非普通的空穴来风。不过,凭此就断定 Google 会彻底退出对华业务,这似乎也不太可能。Google 中国——谷歌的选择,估计还是像现在这样的不温不火。这不免让我想到了90年代时候的微软中国:进入了中国,但又没有太多的动作。微软中国真正的发力似乎也是在这几年,推出了中文版的 MSDN 技术社区,大部分中文版软件都能够与英文版同步地发布…… 希望谷歌不会让我们等太久。毕竟百度认为,它能够在5年内,在国内市场打败谷歌。

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无印良品店

送朋友礼物的时候,经常是朋友的指定商店。也一次去逛了几圈。 里面的东西简约,但不简朴 -_-!!!;时尚,但不时髦 -_-#。不过一些文具,小件物品的设计都颇具创新,很喜欢,有点好玩的味道。 但是价格却实是买以前最最挣扎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