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情人节
“白色情人节”,看到这五个字,想到的便是那无良的日本糖果商人们。好不容易在网络的大海中翻出了当年《梦幻总动员》的《日本传统节日——白色情人节》一文。用 Google 搜索“白色情人节”居然也会屏蔽,巨寒,faint……
目前来看最接近的应该是公元三世纪时的瓦伦丁修士。当时,罗马由暴君克劳丢斯(Claudius)当政,由于战事不断,克劳丢斯竟然颁布了禁婚令!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结婚,甚至已经订婚的人也要马上解除婚约。无数年轻人无奈地告别爱人,走向战场。在当地一座神庙奉神的瓦伦丁修士对克劳丢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偷偷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举行了婚礼。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秘密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将瓦伦丁被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瓦伦丁节”,情侣们在这一天互相赠送花束礼物,用自己对爱的忠贞不渝来告慰瓦伦丁修士。
但是,情人们会赠送鲜花这种事,不像是2月14号能做得到的,更像是5月春暖花开之后的事情。而且历史上第一个描述温馨的情人节的诗人乔叟(《骑士传奇》里的口贩子)也是因为5月3日是英王大婚的日子才把两者牵强地联系起来地。也许情人节其实应该是5月3号吧……
1978年,在日本糖果制造界的联合组织——全国糖果工业协同组合(全果联)于的名古屋全会上,一个商业计划诞生了,将3月14日命名为“WHITE DAY”,以作为在情人节时接受了巧克力的男生送出“回礼”的日子。在进行了两年的准备后,第一界白色情人节在1980年由糖果厂商合作推出。
当年,日本开始盛行情人节后,因为日本人的习惯使然,年轻人之间一直有一股赠送“回礼”的风潮。为了迎合这种风潮,进入昭和50年(1975年)以后,各糖果厂商纷纷订立了各自名目的节日,以宣传他们的糖果、点心等等产品成为“回礼赠品”。不过,利用这种风潮建立了白色情人节的,则是“全果联关东分会”。
在“全果联”订立白色情人节之前,按照欧美的习惯,回礼日的叫法有很多,如“FLOWER DAY”、“WHITE DAY”、“CAKE DAY”等。而关东分会因为“白色代表纯洁,象征了年轻人清爽的感觉”,所以将其命名为“WHITE DAY”。
而之所以定在3月14日,一来是为了定在情人节的整整一个月后。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个日子来自日本古典(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所记载的日本制糖的起源史。
能够让白色情人节这样平地起家的商业性活动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其实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想出这个主意的人们也有他们有趣的故事。据这些 WHITE DAY 的功臣们讲,他们从1969年就开始探讨如何扩大糖果销售量,虽然当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推广回礼,但都只是回送巧克力。后来大家觉得,毕竟糖果才是自己的强项,所以决定推广回礼送糖果而不是巧克力。于是有人说干脆叫“糖果节”好了,可是大家考虑到不能只让它成为情人节的附加品,要让它有自己的商业发展前景。所以要定义为“WHITE DAY=糖果”。而且根据日本最古的文献记载,糖果的起源是阴历的3月14日前后3天左右,虽然和阳历有偏差,但也是代表了日本糖果的诞生。情人节在欧美只是恋人间互赠礼物的日子,一般只是单纯地送花,而 WHITE DAY 已经是日本味道很浓的传统节日了。(不难看出这其实就是日本传统糖果产业和外来的巧克力厂商的世纪大战)
关于“WHITE DAY=糖果”这一点,据说是先查了英和字典(相当于英汉字典),在 white(白色)那里查到了 sugar(砂糖)和 sweet(甜,糖果),又从 sugar 查到了 candy(糖果),由 white=candy,sweet love=white love 推出了最后意义。(这是什么逻辑啊?)但因为当时参与推广的百货商店只有7家,多疑经常有人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于是许多推广人员就像说相声一样在地铁里到处问“你知道白色情人节吗”、“你知道应该在这天给女孩子回礼吗”。本来还想给 WHITE DAY 注册个商标的,可后来得知这个商标已经属于一个个人了。
从1980年开始,历年“白色情人节”的口号如下——
据说,“白色情人节”最早起源于三世纪的罗马。一对因违反恋爱结婚禁令而要被处死的恋人在2月14日情人节这天得救了,一个月后的3月14日,这对获救的恋人宣誓恋情将至死不渝,这一天又被定为“白色情人节”。由此从欧洲开始流传到世界其它地方。现在,“白色情人节”在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已非常流行。在日本,如果一方在2月14日当天收到异性送的礼物表达好感,而且对对方也有同样的好感或情意时,就会在3月14日回送对方一份情人礼物,那就表示今年双方彼此已心心相印了。
新的文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才二十多年生命的文化却让你产生已有千年历史的错觉。一个字,faint~~~~!!!!
先讲讲情人节——
大家都知道情人节(Valentine's Day)的由来,是根据一位叫瓦伦丁的殉教者而来。但具体是哪个瓦伦丁,则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瓦伦丁(Valentine)这个名字其实就是西班牙语英勇的意思(Valor),而在传说开始的年代,起码有50个以上的殉教者叫这个名字,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起源呢?目前来看最接近的应该是公元三世纪时的瓦伦丁修士。当时,罗马由暴君克劳丢斯(Claudius)当政,由于战事不断,克劳丢斯竟然颁布了禁婚令!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结婚,甚至已经订婚的人也要马上解除婚约。无数年轻人无奈地告别爱人,走向战场。在当地一座神庙奉神的瓦伦丁修士对克劳丢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偷偷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举行了婚礼。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秘密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将瓦伦丁被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瓦伦丁节”,情侣们在这一天互相赠送花束礼物,用自己对爱的忠贞不渝来告慰瓦伦丁修士。
但是,情人们会赠送鲜花这种事,不像是2月14号能做得到的,更像是5月春暖花开之后的事情。而且历史上第一个描述温馨的情人节的诗人乔叟(《骑士传奇》里的口贩子)也是因为5月3日是英王大婚的日子才把两者牵强地联系起来地。也许情人节其实应该是5月3号吧……
那么,这个白色情人节又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的“白色情人节”,不好意思,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只有日本这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习俗哦。情人节接到礼物的人在3月14日白色情人节这天以相应的礼物回赠对方,以示谢意;庸俗地说,就是糕点业要趁机捞上一把……无怪乎一些日本的年轻人一边掏钱一边忿忿不平地说:“白色情人节纯粹是糕点业的一个阴谋!”1978年,在日本糖果制造界的联合组织——全国糖果工业协同组合(全果联)于的名古屋全会上,一个商业计划诞生了,将3月14日命名为“WHITE DAY”,以作为在情人节时接受了巧克力的男生送出“回礼”的日子。在进行了两年的准备后,第一界白色情人节在1980年由糖果厂商合作推出。
当年,日本开始盛行情人节后,因为日本人的习惯使然,年轻人之间一直有一股赠送“回礼”的风潮。为了迎合这种风潮,进入昭和50年(1975年)以后,各糖果厂商纷纷订立了各自名目的节日,以宣传他们的糖果、点心等等产品成为“回礼赠品”。不过,利用这种风潮建立了白色情人节的,则是“全果联关东分会”。
在“全果联”订立白色情人节之前,按照欧美的习惯,回礼日的叫法有很多,如“FLOWER DAY”、“WHITE DAY”、“CAKE DAY”等。而关东分会因为“白色代表纯洁,象征了年轻人清爽的感觉”,所以将其命名为“WHITE DAY”。
而之所以定在3月14日,一来是为了定在情人节的整整一个月后。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个日子来自日本古典(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所记载的日本制糖的起源史。
能够让白色情人节这样平地起家的商业性活动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其实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想出这个主意的人们也有他们有趣的故事。据这些 WHITE DAY 的功臣们讲,他们从1969年就开始探讨如何扩大糖果销售量,虽然当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推广回礼,但都只是回送巧克力。后来大家觉得,毕竟糖果才是自己的强项,所以决定推广回礼送糖果而不是巧克力。于是有人说干脆叫“糖果节”好了,可是大家考虑到不能只让它成为情人节的附加品,要让它有自己的商业发展前景。所以要定义为“WHITE DAY=糖果”。而且根据日本最古的文献记载,糖果的起源是阴历的3月14日前后3天左右,虽然和阳历有偏差,但也是代表了日本糖果的诞生。情人节在欧美只是恋人间互赠礼物的日子,一般只是单纯地送花,而 WHITE DAY 已经是日本味道很浓的传统节日了。(不难看出这其实就是日本传统糖果产业和外来的巧克力厂商的世纪大战)
关于“WHITE DAY=糖果”这一点,据说是先查了英和字典(相当于英汉字典),在 white(白色)那里查到了 sugar(砂糖)和 sweet(甜,糖果),又从 sugar 查到了 candy(糖果),由 white=candy,sweet love=white love 推出了最后意义。(这是什么逻辑啊?)但因为当时参与推广的百货商店只有7家,多疑经常有人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于是许多推广人员就像说相声一样在地铁里到处问“你知道白色情人节吗”、“你知道应该在这天给女孩子回礼吗”。本来还想给 WHITE DAY 注册个商标的,可后来得知这个商标已经属于一个个人了。
从1980年开始,历年“白色情人节”的口号如下——
- 1980年/第01回 “回应爱的 WHITE DAY”
- 1981年/第02回 “送糖果给喜欢的女孩吧”
- 1982年/第03回 “我们也有,爱”
- 1983年/第04回 “送出和爱一样多的糖果”
- 1984年/第05回 “送出包含‘喜欢你’意思的糖果”
- 1985年/第06回 “给那个女孩的糖果直拳”
- 1986年/第07回 “堂堂正正的 WHITE DAY”
- 1987年/第08回 “梦中期待的 WHITE DAY”
- 1988年/第09回 “向那个女孩送糖果的日子”
- 1989年/第10回 “Two Lips(两片嘴唇)”
- 1990年以后,不需要任何口号,白色情人节已经变成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据说,“白色情人节”最早起源于三世纪的罗马。一对因违反恋爱结婚禁令而要被处死的恋人在2月14日情人节这天得救了,一个月后的3月14日,这对获救的恋人宣誓恋情将至死不渝,这一天又被定为“白色情人节”。由此从欧洲开始流传到世界其它地方。现在,“白色情人节”在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已非常流行。在日本,如果一方在2月14日当天收到异性送的礼物表达好感,而且对对方也有同样的好感或情意时,就会在3月14日回送对方一份情人礼物,那就表示今年双方彼此已心心相印了。
新的文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才二十多年生命的文化却让你产生已有千年历史的错觉。一个字,fa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