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2005

跳过邀请,MSN Hotmail 变 Windows Live™ Mail Beta

Image
Windows Live Mail Beta 这次在cnBeta看到了这么一条 跳过邀请,将 Hotmail 升级到 Live™ Mail 的方法 。 试验了一下,此方法对 MSN 邮箱和 Hotmail 邮箱都可行。 先要登陆到你的 MSN Hotmail 邮箱。 将以下地址复制到你的地址栏,回车。 http://by101fd.bay101.hotmail.msn.com/cgi-bin/BetaOptIn?page=option&curmbox=00000000%2d0000%2d0000%2d0000%2d000000000001&a=b9a426ebd4880ad9d14db4b4c55a69f8bb8dea2282102422220030b2b6bb98c8 运气好的话,就会出现一个 Windows Live™ Mail Beta 介绍页面,点击确认升级,即可升级到 Windows Live™ Mail Beta。(我是到这一步就直接成功了) 如果如此还不行的话,可以试试修改选项中的,语言为“英语”,国家为“美国”,州为“Florida”。保存后,再用第二步中的地址试试。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再把国家、语言等信息改回来。 成功后,最大的改变当然是整个界面,Windows Live Mail Beta 的界面基本模仿 Microsoft Outlook,感觉还蛮清爽的。而且,整个的鼠标拖放操作也使得操作的感受更像是本地的电子邮件程序。可惜的是,毕竟还是处在 Beta 状态,整个登陆、操作等响应速度明显没有原来的 MSN Hotmail 快。有点后悔。。。 另外,通过这种方式,虽然将界面变成了 Live™ Mail,但仍然不能保证你的邮件帐号已经开始享受 Live™ Mail 的好处——当然,也有可能已经在享受了。本想通过查看邮箱容量是不是 2GB 来确认是否真的升级为 Live™ Mail,只可惜在 Beta 版没有提供查看容量的功能。。。 Microsoft 的 Live™系列很多,你可以查看 ideas.live.com 的 You're a member of following invitation only beta(s): 列表,来确认你是那些测试项目的成员。

12361

Image
现在的电子贺卡,似乎是越来越没落了。整个圣诞节前后,倒是没有收到一张朋友寄来的贺卡——唯一的贺卡就是这份,而且还被系统认做了垃圾邮件。 Christmas Card from 12361 其实,这确实是一份垃圾邮件。一来是因为我不曾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网站留过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二来就是这份贺卡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广告——虽然是公益性质的广告。正因为如此,在刚收到这份邮件时,我自己都无法确定这张贺卡的真伪,究竟是真的公益广告,还是借此类广告骗钱? 花了半小时左右时间,才确认了号码的真伪。12361是面向全国固定电话、电信小灵通用户的贫困儿童捐款热线。通过拨打电话,你就可以从电话余额中捐献出一定的款项给希望工程。此外,还有一个类似的号码,是面向移动用户的短信号码8858。通过发送数字到8858,你的数字就是你的捐款数额,同样是从余额中扣除。 大一时,就曾上过8858的“当”。一次,从同学那里收到一条“发送X到8858,……”的短信。当时寝室的同学就告诉我说,这样发过去是要扣钱的,但是他却没有阻止我,反而让我快发。发出之后没过多久,就收到了一条短信,说“您的本次爱心捐款X元,……”。原来如此,怪不得寝室同学明知要扣钱,还要让我发。后来询问了周边的几个同学,才知道原来发过这种短信的也不在少数。 坐在电脑前,实在不愿意再跑去打固定电话12361了。还是拿起手机,编辑了个20,发送到了8858。最多平日里少打几个电话就是了。

搞错的 EMS 邮件编号

发出 EMS 后,如果对方没有收到,那么就要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去查询。这时就需要一组 EMS 邮件编号。编号的规则是前两位和末两位都是字母,中间9位都是数字。但是,总有脑筋转不过弯来的时候,今天看着一组EO000000000CN的编码。我始终把第二位的“O”(喔)当成了“0”(零),而且“不知悔改”。最后打电话到服务台,才发现是自己弄错了。 不仅是O和0,其他还有I、L和1,S和5,Z和2等也非常之相近。如果 EMS 在生成编号时,能够借鉴微软产品序列号的编号方式,尽量剔除容易造成混淆的字母和数字。这样,或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的产生吧。剔除各种容易造成混淆的字母和数字后,微软的序列号由 24 个字符构成 B C D F G H J K M P Q R T V W X Y 2 3 4 6 7 8 9。

世界就是一个班

刚刚随便浏览时发现这篇,描述地蛮确切的,也蛮有趣的。 转载一下! 世界就是一个班 。 美国 班长,学习成绩好,家里有钱,人高马大。班里没几个人敢惹他。 和副班长关系不好。 俄罗斯 副班长,学习成绩好,全班最高大,上学期光和班长顶着干。后来家里出事:分家!现在做事很消极,但在班级里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国 团支书。幼儿园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时由于体质差常被欺负。 英国 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好。家里也很富。班长的跟屁虫,做事没主见,啥都听班长的。前些天和班长把伊拉克打了一顿。 瑞士 美术课代表,班花。学习成绩好,清高。 奥地利 音乐课代表。 阿富汗 职务无。成绩差。身材矮小。上学期被副班长打,班长帮忙付医药费。前几天把班长家的最高的两个家具砸了,被班长揍个半死,现在失忆中。 伊拉克 无职务。学习差。但人高马大,上学期排全班第四。嘴硬,上学期欺负同桌被群殴。前些天被班长和学习委员冲进他家揍个稀巴烂。 印度 因为玩好电脑,成了电脑课代表。经常和同桌巴基斯坦为一块课桌吵架。 巴基斯坦 无职务。学习成绩一般。和团支书关系不错,经常和印度吵架。 德国 班级活跃分子,人高马大、学习成绩也不错。有野心,由于上学打了2架所以现在暂无职务。但认错态度较好。 日本 无职位,学习成绩很好。思想品德很{巨}差。上学期刚被班长和团支书等人揍。现在还惦记着班长家的鱼缸。 越南 无职位。学习成绩差,瘦弱。上学期被班长揍,幸好有副班长和团支书撑腰。后又挑衅团支书,被狂揍。 朝鲜 无职位。学习成绩差。和团支书关系好。近期和班长闹矛盾,班长扬言揍他,碍于同桌团支书才没动手。

Call my memory back

Image
今天找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网站 Wayback Machine 。Wayback Machine,有一些有趣的中文名字,如网站档案馆、网站历史查询工具、时光倒流机器……简而言之,它可以帮你回溯到过去,找出网站在某个阶段的原始面貌。只要在输入框中输入网站地址,点击“Take Me Back”,就能回到过去了。先来看看几个著名的网站。 Yahoo! 1996 96年时的Yahoo,网络神话开始的地方,那时候还没有Google呢 Google! 1998 98年刚建站时候的Google,那时候还是测试版,叫做Google! Microsoft China 1998 98年的微软中国,那是还是Windows 98、Word 97、Internet Explorer 4.0的时代 趁着尽兴,再去找找以前高中时候的记忆,那经典的“我的网校”。 在二中老校区的那段时间里,经常是没事就跑到电子阅览室,在“我的网校”留言、发贴、聊天。 在 Wayback Machine 里输入www.myischool.com,默念一句,Take Me Back,时间回到2000年,“我的网校”刚推出时的界面。 MyiSchool 2000 抬头看看上面的“师资阵容”,算的上是二中实力的见证吧 从二中毕业后,也就不再去“我的网校”逛了。再后来,隐约听闻“我的网校”已经关闭了。 究竟,在我们毕业后,“我的网校”何去何从……看来又要依靠 Wayback Machine 了。点击2002年的历史,整个界面已经完全改版,标题也变了,不再是“我的网校”,而是“精弘苑”了。 MyiSchool 2002 “精弘苑”——很熟悉的名字,细想一番,才惊觉——这不就是工大的学生综合服务网站嘛 且不论是“我的网校”改版为“精弘苑”,还是“精弘苑”吸收了“我的网校”。这总的来说,还是太戏剧性了。不停地在网站游转,从二中的“我的网校”辗转到工大的“精弘苑”。结果,蓦然回首,桃花依旧笑春风——矗立春风中的依然是那棵桃花树。对“精弘苑”的感情霎时顿觉亲热。 现在 www.myischool.com 的域名已不复存在。“精弘苑”也启用了新的域名 www.zjut.com。 行文到了最后,再怀念一下“我的网校”。顺便感慨一下我和“我的网校”之间这么一点点奇妙的...

圣诞,何种圣诞?

圣诞是越来越流行,平安夜也是越来越热闹。只是这圣诞节的模式却是越来越不正宗了——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正宗过。 宗教性的圣诞节。教会会在教堂安排许多圣诞活动,唱诗班也会在教堂里演唱圣诞节赞美诗和圣诞节颂歌。在平安夜和圣诞节,特别活动包括子夜弥撒或子夜崇拜。 而民俗性的圣诞节。是一个 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 ,通常会装扮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并且在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互赠圣诞卡片和圣诞礼物。当然,也免不了要大吃一顿。 现在,我们的圣诞节模式,其实更多是日本模式的圣诞节。虽然现在反日的呼声高涨,日式文化也相对颇受抵制,但是事实上,更多如圣诞节这般隐式的日式文化早已经渗透进了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如果真是有人有心反日的话,任务艰巨呢…… 日式圣诞节,更多是一个商业性质的节日。注重平安夜,而非圣诞节本身。相对于中年人,青年对这个节日更为看重。在平安夜,年轻情侣们一般都要相约外出,共同度过平安夜,并互赠礼物。人们关心的是在何地度过平安夜,收到什么样的礼物;并都会期待这是一个特别、华丽、浪漫的夜晚。 所以,在日式动漫中,圣诞平安夜、再加上天空飘扬的雪花,也就自然成为了恋人之间相互告白的标准场景了。 以上内容基于事实,不含任何褒贬成分。但为免引起不必要的民族纷争,权当这是一个独自过圣诞的人的牢骚吧……

又到圣诞节

又到圣诞节。往年圣诞,虽不是基督教徒,但还是会想方设法地热闹一番。 不过今年实在不知该怎么闹腾,或许明天圣诞夜就乖乖地呆在家里吧……就放上15首圣诞歌曲,没事一首一首地听过来吧。。。 如果明天——发现写着写着已经到了24日,该是今天了吧——有人和我一样无聊的话,也来听听吧。 14首圣诞歌曲: Jingle Bells(Children) Oh Come All Ye Faithful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Silent Night Strange Winter We See Three Boats We Wish Happy Christmas Jingle Bells White Christmas Frosty The Snowman Red Nose Deer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 Santa Claus is Coming Road to Bethlehem 其实,本来有15首的。当初下载来时都是中文名字,听着歌曲搜索歌词,才把这些英文名补上了。可是就剩下一首“冰”,始终找不到英文原名;更巧14首歌约29MB左右,把网上的30MB免费空间也塞满了——于是,就不放上来了。算是天意吧,呵呵。不过“冰”也满好听的,有流行音乐的风格,喜欢的可以用“圣诞歌曲 冰”搜索试试。

哈雷晦星的详细资料是什么?

今天在“百度知道”上看到这么个问题—— 哈雷晦星的详细资料是什么? 不禁感慨,“百度知道”名气确实很大啊,好多人在这上面问问题呢,连fans的寻人启事都登上去了。无奈只是奖励20个积分,也就算了,我们可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对吧?——当然了,如果奖励再高点的话,那就……或许就不好说了吧! 趁着空闲,研究一下发贴的bill1121。看了看发贴日期和注册日期,都是2005-12-14,不排除是为了找那个哈雷晦星而特地在“百度知道”注册的可能。刚刚发现新的证据,bill1121似乎只发过这么一个唯一的帖子,证明了我的观点——顺便也发现了“百度知道”的一个BUG。“百度知道”不支持搜索特定人物提交的问题,但还是允许你自己查看个人提问的。因此,当你用“百度知道”帐号登陆后,点选“我的提问”,进入查看页面,此时将地址上word=xxxxxx中(xxxxxx代表你的名字),改为要查找的人物,就能查看此人的提问记录了。这上面,bill1121只发过一个帖子。顺便还查了查哈雷晦星,原来也是和我一样,不提问,只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好人呢。又试了试刚才那招,想改改别人的密码和信息,似乎不行。。。 再来说说bill1121,根据他在“百度知道”回的6个帖,多少可以看出也是搞IT的,而且对硬件方面颇有心得的那种。另外倒是他自己提及的,似乎和E时代周刊颇有渊源的人。无奈现在E时代周刊已经停刊,E时代周刊相关的一些论坛也关掉了,否则或许倒也可以从那些地方获取些个消息。 关于bill1121这个网名,当初有怀疑1121指的是生日什么的。但是后来一想,这个名字并不一定有某些含义,因为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去“百度知道”发贴的,所以这个网名或许并不常用吧,说不定是小号什么的。后来在Google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了两个bill1121,一个是深圳的,一个是杭州的。杭州的那个用这个号去“城市论坛”骂过网通,也去过“Delux的官方论坛”询问售后服务。果然是个小号。 网络用多了的人,会变成两类人。一类是保密做的很好,防止别人从网上获取自己的个人信息。另一类就是完全依赖电脑去获得别人的信息。发现我有成为第二类人的趋势……唉,又用了一个多小时,还要考研的说……看来,如果考研不成功,或许还有往狗仔队方向发展的潜质啊。

Zeitgeist

因为 Google Zeitgeist 才认识了 Zeitgeist 这个词。 Zeitgeist 者,意味着时代精神, Google 用这个词来表示它的搜索排行榜。 每当月底或年末之时, Google 都会统计各国的搜索数据,并形成榜单,刊登在 Google Zeitgeist 上。看榜单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她既能让我们勾起一些回忆,又能让我们在其中找到许多的意外。 中文搜索是从2004年7月开始被编入 Google Zeitgeist 的,一直持续到现在。榜单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各个时段的热门元素,包括高考、考研、奥运会、比赛、全国性会议、电影、电视、歌曲、明星、印度洋海啸以及网站登记制度后的icp许可证申请……当然也有例外的,如当时 04年的年终排行榜 发榜时,毕业论文 (thesis writing) 以第八的位置高居榜单。到了 05年9月 ,又出现了党性分析材料 (analysis documents on the Party)。 每次的榜单,不仅仅要看那些数据,更要看 Google 在每个数据后面附带的英文解释。一些解释,会让你觉得非常地迷茫,迷茫地想笑、或者想哭。 如果说用 thesis writing 解释毕业论文是正确的,那么党性分析材料的翻译, analysis documents on the Party,已经略显生涩了。 最有趣的当数同为 05年9月 入榜的魔兽世界。魔兽世界原名world of warcraft,被翻译成了 world of monsters,真怀疑 Google 员工是不是拿了本中英字典在翻译。一个美国游戏来中国转了一圈之后回到美国,就没人认识了。 最悲情的翻译应该就是 05年1月 入榜的吴晶晶了,经过 Google 一折腾 Jingjing Wu, Olympic diving Gold medalist,一个去世的受害者变成了奥运会跳水金牌得主。我们都知道 Google 把吴晶晶和郭晶晶搞错了,但这个错无论对把吴晶晶、郭晶晶还是浏览者,都太伤感情了。 Google 中的数据也不都是完全正确的,也有怀疑是 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所为。如 05年9月 占据第一的邹和明(the inventor's name),虽居第一,但网上一...

思考桌面搜索和杀毒软件的整合

桌面搜索和杀毒软件,在平日的使用看来,两者之间有着太多的相同了。 两者都是通过实时监测和者全盘扫描的方式获取文件,并通过文件分析来获取文件信息;所不同的是,桌面搜索在获取信息后将信息进行储存,杀毒软件则是对这些信息和病毒库进行比对。这两方面其实是有着一定的互补性的。有许多的杀毒软件通过建立文件信息库的方法加快扫描速度。在初次扫描时,扫描程序会对正常文件进行校验、提取关键信息并记录下来。在以后扫描时,扫描程序只需通过比较文件信息与记录信息,即可直接判断文件是否已被修改,进而再与病毒库做对比,确认文件是否被感染。这么做,可以避免每个文件与庞大的病毒库的比对,有效地减少了扫描时间。其实,如果将记录信息的内容进行扩充,并允许对信息进行检索,这不就是我们所使用的桌面搜索的雏形?一旦两者整合起来,桌面搜索这种通过插件功能扩展文件类型的方法,或许也能使杀毒软件更为便利地实现对新文件类型的支持。 桌面搜索和杀毒软件的整合似乎可行。而且同时开启桌面搜索和杀毒软件对文件进行监测,与只开启一个这样的整合程序相比较,自然是后者更为节省资源。但是更大的问题应该是谁整合谁吧?桌面搜索一般作为免费软件发布,而好的杀毒软件都是收费的。桌面搜索,如果整合杀毒软件,那么这就意味着它可能失去免费的地位,如此一来,桌面搜索软件的市场份额必将缩减;如果杀毒软件整合桌面搜索,在人们看来那是杀毒软件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初期或许会非常高兴,但是当他们发现如果附带的桌面搜索没有本来电脑上装的那个桌面搜索好用,那就成了一个鸡肋。那时,人们或许要忍受同时开两个桌面搜索,浪费大量磁盘空间和内存空间的痛苦。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杀毒软件整合的桌面搜索功能是否强大,或者桌面搜索整合的杀毒软件的后续服务是否收费? 现在桌面搜索方面做的不错的还是Google;杀毒软件方面的话,个人自有个人的偏爱,毕竟这些杀毒软件都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至于既在做杀毒软件、又在做桌面搜索的,那就是 Microsoft 了。

当补丁遭遇插件

写些东西,抒发一下对近来一些软件汉化补丁的不满。 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所以,人们也不会苛责汉化软件一定要做到无偿服务。捆绑个插件什么的,也都是可以理解的——最多安装的时候小心点,认真地看清楚每一个步骤,仔细地对每个安装选项打勾。这样,应该就没有问题了吧。 但愿没有问题!可事实上,伴随着插件捆绑,还不仅仅只是一个是否安装的问题。 1。汉化补丁的容量问题。 现在的插件越来越多,一个汉化补丁里要绑上Baidu搜霸、CNNIC中文上网、QQEmoQQ表情,外加要求你把hao123设置为主页。最近刚刚下到一个不需英文程序,安装后即可直接使用的汉化软件。安装程序为1.22MB;安装后,真正的软件才占750多K,压缩后(安装程序里的文件一般都是经过压缩的)大概只剩下600-610K的样子。其实,就现在的带宽和硬盘容量,这多出来的600K容量算不上大问题。但是,就汉化自身而言,这算是为了汉化而汉化,还是为了插件推广而汉化。 2。安装的问题。 很多软件都是绿色软件,根本不需要安装,放到一个目录下,就可以正常运行。而现在的汉化补丁,动不动就是一个安装文件,虽可以理解是为了方便初级用户,但我更愿意认为是为了推广插件。一个为了方便初级用户的安装界面,应该是尽量少的选项,尽量标准、清晰的安装提示。而不是将非软件的插件放在安装内容中进行选择;更不会时不时地在安装过程中跳出一个窗口,要你将某页设为主页,而且还跳出两次;有时,安装完某些软件,进安装目录,发现除却几个程序所需文件,几个插件的安装程序也被放在了里面——虽然他们永远也用不到——这类汉化补丁装多了,用“CNNIC”等做关键词,倒是可以搜索出一大把同名同容量的应用程序来;末了,有些程序在卸载时,将最后卸载结束的提示信息也改换成设置主页的信息,让你一按确定就换主页。安装一个软件可谓步步为营,如我这般老手仍需谨慎小心,不知初级用户又该做何感想。 3。汉化的舍简取繁的问题。 汉化本就是一个麻烦的事情,自己也做过几个小软件的汉化,也有这方面的痛苦经历。可是,偏偏却有人喜欢在汉化上做些舍简取繁的事情,很典型的就是放着作者提供的语言文件不用,而去对程序做直接的汉化。在制作软件时,一些有长远眼光的软件作者,会把软件的程序资源和文字资源分离开来,并把文字资源放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称之为语言文件——程序通过...

换首《终于明白》听听

Image
看到某人Blog的标志行,又想到了仙剑。换首仙剑里的《终于明白》听听。 歌曲 :终于明白 歌手 :动力火车 "仙剑奇侠传"片尾曲 望着你慢慢离开 宿命像潮水般 淹没我不能呼吸 漂浮在黑色的海 怎么习惯失去你的未来 怎么留住渐渐消失的云彩 骗自己爱还存在 泪水却失踪不断 命中注定没有你的未来 莫失莫望渐渐消失的空白 什么都别说我不想懂 至少我还拥有美丽的梦 什么都别说我真的不想懂 终于明白该放手

色盲?只因与众不同!

色盲是什么?分不清各种颜色,特别红绿色?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吧。只是 Solidot上的一篇转载文章 倒是提到。 色盲者,只是对某些色彩感受与众不同!对色盲者的测试表明,他们能够看到的颜色种类与正常视力者同样丰富。有6%的男性患有绿色弱,患有这种色弱的人会不善于分辨红色,橙色黄色与绿色区域的细微差别,但这种的色觉异常提高了对常见颜色外的某些色彩的敏感度——如识别伪装。 我们的视觉感受依赖于视网膜上的三种色彩传感器(three types of colour sensor,不知道是不是指R(ed)G(reen)B(lue)三色?)。色盲者同样具有这三种色彩传感器,只是它们的一种更具有特殊的高峰敏感性。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英文原文 。 正如《淮南子·人间训》所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以一般人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不符合要求的被划为“非正常”类型——这虽然能够代表大部分人的意志,但也埋没了诸多特殊人群之特殊能力吧?

Space 改改版面

趁着兴致正浓,把 MSN Space 的版式改改。 先放上个 Windows Meida Player,用来放放 MTV 什么的。先把Kiss的《 因为是女子 》找出来播放一下,听了N遍还是觉得很感人的。 再用坊间流行的方法, 把 Custom HTML Module 扩充成两个 。一个放分布式计算的推广,一个放上自己的计数器。 最后,再跟随流行,国际化一把。弄上 Language 和 Translate 列表。Language 用来改变 MSN Space 框架的语言显示。而 Translate 则调用 WorldLingo 和 Google 的在线翻译系统,把文章翻译成各国语言。且不论准确与否,有趣倒是真的。 Google 现在的在线翻译尚不完善,只能支持对英文的翻译。WorldLingo 稍微好些,可以提供各种语言之间的互译。只是这些互译也是以英文作为中间语言的,所以在中文中的“可以”,到日文里就会变成“五月”(可以-May-五月)。 比较了 WorldLingo 和 Google 的翻译。相比之下,WorldLingo 略胜一筹。 今宵有酒今宵醉 WorldLingo: Tonight has the liquor tonight to be drunk  Google: Now the night has the liquor now the night is drunk 逆天的奥运吉祥物同人作品 WorldLingo: Goes against heaven's will Olympic Games mascot figure with human work Google: 逆天 Austria transports the mascot figure with the person work

Google Code Jam China

Image
Google Code Jam 中国编程挑战赛 Google Code Jam中国编程挑战赛 ,有兴趣的可以去试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