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本

对于台湾所描述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部分——好奇已久。趁着 Lyla 回台湾的时机,拜托她带来了一本台湾的高中历史课本。书是三民书局出的《高级中学历史 下(革新版)》。研读中国近代史部分,再与记忆中高中所读的历史课本相比较,感觉相当有趣。

清朝部分,主体基调都相仿,都是以“闭关自守”为切入点阐述,讲到中外贸易、不平等条约和变法运动。不过台湾历史书还专门花了一章节来列举内部动乱。除了高中所读的历史课本中也出现过的太平天国和捻军外,还加入了回变主题。这话题或许的确过于敏感,涉及到民族团结。但是站在现在的时局,回头审视这段两败俱伤的历史,倒也可做得一面“镜子”。不过话说回来,台湾历史书对于民众之起事倒有不同之说法,大陆的起事多称为“乱”,如捻乱、回乱;而台湾岛内的起事都言之为“变”,亦或“抵抗”。而记忆中高中所读的历史课本中,民众起事则多称为“起义”。

转入民国初年,两边历史课本的态度类似,袁世凯都是反的,孙中山都是支持的,军阀都是乱政的。不过在国共合作的阐述上,倒是秉承了“各自表述”的传统。一边说是“联俄联共”,一边则是“联俄容共”。

对于抗日战争,两边的表述就进入直接的对峙了。台湾的历史课本说,“国民政府面临了内忧外患,内忧为中共,外患则主要是日本的侵略。”记忆中高中所读的历史课本表述为,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外患为日本侵略,内忧为蒋介石消极抗日。但是令人颇为费解的是,对于抗日战争的介绍,台湾的历史课本只有六页半的篇幅——就从卢沟桥事变讲到了二战结束日本投降——速度快得能跌掉眼镜。本来还想看一些国民党军在当时的抗日战役和表现——毕竟抗日的正面战场还是当时的国民党军起主导的。

忻口会战、上海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抗战初期的几场大规模战役都被浓缩在了一张“1930 年代国内形势图”上。对于这些战役的具体介绍,一个字都没有,惜墨如金于斯。就算是我在高中所读的历史课本,怎么着也详细描述了国民党军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对于各大战役也似乎有所涉及呢。结果,现在在台湾的历史课本上,反倒是找不到国民党军的抗日事迹,这个反差还真不能说不大!那些尚存着的或者阵亡了的国民党军将兵们作何感想!杨丞琳那句“八年而已吗”,还真不应该怪她呢!——诶,激动了呢……

国共内战这部分,内容基本了无新意。但是对于主客易位的原因分析到是颇为合理。包括政治上不愿分权;社会经济上贪污自肥,通货膨胀;战略上被农村包围了城市;军事上被策反和渗透等。不过,当 Lyla 指着周恩来的照片说“这个人是叛徒”时,我还是被震惊到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