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奥巴马赢了

11 月 5 日,美国总统大选;同样也是数据库考试的前一天。于是,一边看课件,一边不断地刷新 CNN 的选举新闻网站。选举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奥巴马大比分赢了——虽然从始至终一直都很希望麦凯恩能赢。

就总投票数而言,奥巴马和麦凯恩各占 53% 和 46%,差 7 个百分点,似乎差距不大。但是就选举人票而言,麦凯恩却是败得一塌糊涂,364:163美国选举人团制度果然是个有趣的东西。既然结果如此,当初所期待的 Recount 中重新计票的场景也就没有在这次选举中出现。

个人倾向于麦凯恩,而非奥巴马。一来是因为麦凯恩的经历和阅历远比奥巴马丰富。治国这事情,毕竟并不是光靠一张嘴皮子就能行的。尽管奥巴马被媒体吹捧得极具个人魅力,而他的讲演也确实很能鼓动人心,但真正的实力如何,只能说 wait and see。一般的说法,执政的第一个 100 天,是新总统与选民的“蜜月期”。在执政后三个月多的时间里,究竟奥巴马能否继续像现在这样抓住选民们的心,就要看奥巴马接下来要亮出来的“刷子”了。

奥巴马的当选,对中国而言,也是个 wait and see 的过程。原本这一届的美国参众两院,已在民主党的掌控之中。现在,奥巴马获胜,意味着总统亦来自民主党。接下去被任命的大法官,肯定是民主党的“铁杆粉丝”。在美国这个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同时归属民主党。而恰巧民主党中具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又多居右派(虽然民主党本身倾向于自由主义,应该算是左派……好复杂的关系 @_@),在中国相关问题上常常扮演强硬角色。如今,在民主党一党独大的环境下,虽然世界整体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基调,但是将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估计仍要经受各种波折。这也是倾向于麦凯恩的另一个原因,基于权力平衡的考虑……

但是无论如何,历史显然是有意成就奥巴马。竞选伊始,奥巴马的肤色就做为“美国梦”的传承标志,被重复地强调和提起。当经济低迷,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梦”黯淡的时候,奥巴马的出现,让人们又找到了“美国梦”存在的价值,看到了“美国梦”所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对于这个心怀梦想的国家而言,谁能不为此而欢欣雀跃?选择奥巴马就等于创造历史,也难怪获胜当天,《纽约时报》能给出 96 磅字体的头版标题,而当天的报纸更是洛阳纸贵。

其实,奥巴马获胜是否真的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这完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首先,作为非洲裔美国人,奥巴马的母亲是白人,虽然竞选一直强调他的黑人身份,但是和映象中的黑人相比,显然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其次,相比其他总统,奥巴马同样毕业于常青藤名校,同样接受精英教育。除了肤色略异之外,和其他精英其实并无二异。因此,奥巴马的胜利究竟是黑人在美国的胜利?还是白人对有色人种同化的胜利?这这还真的难以分辨……

这次选举暴露的问题,同样值得玩味。选前媒体一直讨论的“布拉德利效应”最终并没有在选举时出现。但是这次选举中选票站的出口民调却显示,黑人的选票95%给奥巴马,4%给麦凯恩;而白人的投票基本对半开,43%投奥巴马,57%给麦凯恩。虽然,黑人向来都是民主党的票仓。但是这么大的投票偏差说明了投票的非理性成分的存在。现在是否应该开始讨论“奥巴马效应”了呢?

另外,奥巴马的当选,让奥巴马祖籍——肯尼亚——的人民也相当的欢欣鼓舞,虽然美国大选和肯尼亚是完全八杆子打不着的两码事。不过,肯尼亚的旅游应该会在美国热门起来,总统祖籍游——不知道美国是否也流行这一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