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2008

无人在乎

中国的存款基准利率是多少? 上周周末版(12 月 20 - 21 日版)的 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引用 Bloomberg 的数据说“07 年 12 月为 7.47 %;08 年 12 月为 5.58 %”。而同一时间,澳洲的利率则为“07 年 12 月为 6.75 %;08 年 12 月为 4.28 %”。两大知名新闻社的乌龙,使得中国的存款利率比高利率的澳洲还要高。在中国,高利率就会意味着更多的人往银行里存款,储蓄率会更高,股市会更冷清,社会上的资金流动则会更加缓慢,内需就更难拉动……仔细想想便能识别出来的低级错误,最终也没能及时地在发行前修正。 经济危机一来,在报纸上看到 CHINA 这个词的机会也突然间多了许多。到处都在议论中国该怎么动用外汇储备金、储蓄金,该怎么帮助世界解决危机。一下子,中国和“富有”联系在了一起——明明这是一个除以 13 亿就没剩下多少的国度。而现实却是无人在乎中国人多资源少的事实,但凡有理智的人又何以好意思再让中国内裤外穿,去做超人。 我曾经很喜欢的美剧 Boston Legal 最近也走入大结局,可谓好坏参半。曾经那部通过法庭辩论来探讨社会热点的剧集,似乎因为美国大选而在最后一季开始大规模的“政治布道”。因此,最后两集出现中国公司收购 Crane, Poole & Schmidt 律师事务所,主角们暗讽中国一番,倒也并非意料之外。现在的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究竟是什么形象?Boston Legal 就给了很好的回答:如果“自由民主”于西方国家而言是一件必备的道德外衣的话,那么显然中国只是一个“暴发户”的形象。对于主角们而言,资金缺乏而被中国公司收购是一种无奈,但是他们决不心悦诚服。 无人在乎细节,这本是人性使然,大家平日里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靠着大概印象,我们将别人划分着远近亲疏和敌我阵营。虽然印象会顺时而变,就像以往美剧中的中国人都说粤语,而现在则开始普及普通话那样。只是自己的细节节奏仍需要自己把握,莫要一时热了脑袋。

12 Angry Men

《12 Angry Men》直译中文为《十二怒汉》。 没看片子时,以为是 12 个男人的复仇故事。看完片子后,原来是 12 个男人相互“掐架”的故事。 开始是 11 个人“掐”一个人。接着那一个人用各种手法,逐个“瓦解”、“策反”其余的 11 个人。于是 11 VS 1,逐渐变成了 10 VS 2, 9 VS 3,……,6 VS 6,……,很自然地回到 11 VS 1,最后变成 12 VS 0。终于,全体 12 位男陪审员一致裁定嫌疑人无罪,一级谋杀罪名不成立。 电影相当地精彩: 以至于电影中的 12 位人物都无须出现名字,一律以号码 1 号到 12 号相称。 以至于电影的场景只需一个——一间密闭的讨论室,除了开场时候的法庭场景和结局时候的出法院场景,主线情节的发展都在那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完成。 以至于道具都不需要太多, 12 把椅子,一张长桌,几张纸,一个电扇,以及一些证物。 以至于电影可以是完全的黑白片——当然这不是导演有意为之。1957 年的片子,黑白还是正常的。 经典始终是经典, 50 年过去, IMDb 前 250 名电影中, 能够稳居第 10 名就是实证 。好电影果然不需要特效,不需要花瓶,不需要大投入。剧本好,演的好,比什么都好。

Australia

在影院看《007: Quantum of Solace》 时,看到了《Australia》的 Preview。看着白人、原住民、中国灯笼和日本轰炸机纷纷登场,心想,怎么澳大利亚也流行拍爱国主义教育片,或者主旋律片了? 片子主演是 Nicole Kidman 和 Hugh Jackman,美女加上金刚狼帅哥,没有不捧场的道理。担心周日晚 8 点的电影会非常火爆,于是提前网上定了票。进了场才发现观众寥寥无几,和上次周二看《007》的火爆场面不能比。看来接受主旋律教育同样也要考虑成本问题,周二的半价票果然很有吸引力。 片长 3 个小时,长得有些离谱,长到可以把一部电影拆成上下两部分来看。 上半部是爱情故事。男主角来自澳大利亚的,女主角来自英国。两个世界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两人不停地争吵、不停地鄙视,但又因为共同的敌人 Fletcher 而相互合作。虽然两人吵得大眼瞪小眼,但是吵到最后,两双眼睛总有“对上”的时候。期间,在配上澳洲特有的峡谷、平原、河流风光。前一个半小时,算得上是一部中上的澳洲版“美女与野兽”(好吧,把帅哥“金刚狼”说成是野兽,实在是有些抱歉)。 男、女主角住的农场叫“Faraway Downs”,听起来很象动画片《Shrek》中 Shrek 和 Fiona 住的王国“Far Far Away Kingdom”。 看到厨子 Sing Song 在里面用粤语骂:"衰人",我笑崩了。 那峡谷中看星空的画面真当是说不出地漂亮,不知道有没有加特效的。 刚开始还没注意,但是放着放着,原住民小孩 Nullah 身边的就多了一只小狗。 接下去半个小时是个过渡,男、女主角就如何抚养原住民小孩 Nullah 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男主角倾向于让 Nullah 回归原野,回归原住民文化,去体验 Walkabout 。但女主角则倾向于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于是爱情片转型为家庭生活片,但是明显地,过渡的节奏过于漫长…… 最终的争吵以三败俱伤而收场。男主角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女主角孤身一人,Nullah 因为当时的澳洲政策而成为了 Stolen Generation 。再然后就二战了,故事进入战争篇。硝烟弥漫中(确实到处是硝烟,战火倒是没多少),男主角以为女主角死了,爱屋及乌地想起了女主角以前疼爱的孩子。男主角英勇地率三个人去解救孩子们...

葡萄酒+牛排和龙井茶+农家菜

Newcastle 附近有个叫 Hunter Valley 的地方,是个葡萄酒产地。人们开车去那里。看葡萄园、看酒庄、看农场;品葡萄酒、买葡萄酒;坐下来,点个牛排,红肉配红酒。 杭州有个叫龙井茶园的地方,是个茶叶产地。人们开车去那里。看茶园、看茶场、看农家;品茶叶、买茶叶;坐下来,点些农家菜,先喝茶再吃饭。 生活在哪里都是一样,赚钱在哪里也都是同一个法子。或许绵羊皮比山羊皮要漂亮许多,但是本质上它们披着的都是羊皮。

终于等来了 Windows Live Wave 3

终于等来了 Windows Live Wave 3 系列的全面更新。现在 Windows Live 的 Space, Mail, Photos, Profile, SkyDrive 等服务全部都不一样了。 自从听说 Windows Live 会有大的更新以来,就一直很期待——特别是新 Live 中的 What's New 功能。新功能可以把非微软的网络服务也包括进去,这意味着,你在 Blogger, 或者新浪上更新博客,也能点亮新版 Live 对应的 Messenger 上的星星——终于可以把有点鸡肋的 Spaces Live 博客删掉了——虽然有点对不起微软。 信息整合绝对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与其购置服务器和空间来提供各种服务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还不如通过扩展方式,把客户在各个服务商里的信息显示在自己的页面上。朋友要看你的信息,仍然需要登录我的网站……网站的流量依然不减。 当初只是提出了个 Timeline 的项目 ,还没开始做,结果微软 Live 和 FriendFeed 等网站就已经都实现了。看来,我的眼光还是对的……